眼镜:“李总,这可不是小手笔的投入。扩建两家工厂,还得雇人,资金和人力都是挑战啊。” 李凡笑了笑:“挑战就是机会。深市是制造业的沃土,只要咱们动作够快、计划够细,机会会转化为成果。” “而且这对于深市市政府,以及深市的广大群众而言,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星联深市宝安光伏组件生产基地】 宝安地区交通便捷,靠近深市港,物流运输方便。 星联重工决定将其作为光伏组件制造的核心基地。 李凡说道:“宝安是物流和生产的黄金交汇点,所有的光伏组件从这里出发,直接进入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星联深市龙岗储能设备生产基地】 龙岗地区的工业配套完善,更适合大规模的模块化设备制造。 星联计划在这里建设一个全新的储能模块生产中心。 方东河提议:“龙岗工厂的定位,应该是‘重载’,主要生产大型设备。这里离供应商近,能节省原材料运输成本。” 但是部分团队成员认为,两家工厂同时新增扩建,会增加管理难度,可能导致资源分散。 李凡坚持:“需求已经压到我们喘不过气,两家工厂的功能定位明确,完全可以并行推进。” “只要流程优化得当,管理绝不是问题。” “而且之前我们的4个工厂不也是运行得好好的。”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的‘福田消费电子生产基地’、‘罗湖通讯设备生产基地’、‘盐田基建设备生产基地’、‘南山自动设备生产基地’确实也是需要在之后安排继续升级改造了。” ----------------- 星联集团与宝安区政府,迅速达成合作协议,获得了一块位于工业园区核心地带的土地。 工厂建设同步引入环保标准,使用太阳能屋顶和雨水回收系统,打造“绿色工厂”。 李凡打趣道:“咱们生产新能源设备的厂子,也得是个新能源样板。” 龙岗工厂的建设同步启动,由星联集团旗下的建筑部门(不负责具体的建筑工作),联合其它大型建筑公司负责工程推进。 李凡亲自到现场考察,提出要预留智能生产线的空间:“这个厂不仅要能生产当下的产品,还要容得下未来十年的技术升级。” 宝安和龙岗工厂,都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快速调整产线,以应对不同产品的需求。 生产区与办公区分离,所有流程实现数字化监控,形成高效、安全的生产环境。 在工厂进行建设的同时
,星联集团也发布了大规模招聘公告,吸纳了上千名来自深市及周边地区的工人。招聘会现场,求职者人头攒动。 一位刚从莞城过来的技术工人兴奋地说:“听说星联重工的工资高,工作环境也好,我一定要争取上岗!” 为了提高新员工的工作效率,星联重工在工厂内部,设立了培训中心,提供岗前技能培训和智能设备操作指导。 李凡提出:“不是每个工人,都得有技术背景,但只要来星联,我们就能把他们培养成高效的生产专家。” 宝安和龙岗工厂,都设立了员工宿舍,提供免费三餐和交通补贴,吸引更多优质人才加入。 工厂还推出了“积分奖励”制度,优秀员工可以通过积分,兑换个人所需的生活用品、旅游奖励等福利。 其中的一个小插曲就是,宝安工厂的施工,一度因为雨季而延误,导致原计划推迟了两周。 李凡紧急召集工程团队,调整建设方案,增加夜间施工班次,并协调更多机械设备支持,最终赶回了进度。 但是因为两个工厂的建设成本高昂,加上生产设备采购和新员工培训费用,星联重工的资金链一度吃紧。 杨庆华提出:“我们需要快速周转订单资金,以支撑扩建的投入。” 李凡决定调整供应链策略,与客户协商提前支付部分订单款。 同时通过星联资本给星联重工融资,缓解资金压力。 除此了资金问题之外,还遇到了一个常见的用工磨合问题。 就是新招聘的工人,与原有团队在工作方式上,出现了一些磨合问题,导致初期生产效率低于预期。 星联重工通过加强班组长的培训,和设置合理的绩效激励机制,迅速改善了团队协作效率。 之后,宝安工厂率先完工,并投入使用,第一批光伏组件顺利下线,发往西北的光伏电站项目。 龙岗工厂紧随其后投产,储能模块生产能力翻倍,为中东市场的订单,提供了强大支撑。 在后续过程当中,随着两个工厂的顺利开工,市场也给出了更多的积极反应。 比如客户反馈称,星联的产品交付速度和质量,均保持了高水平,进一步巩固了客户的信任。 还比如,一位中东客户在邮件中写道:“星联不仅是技术领先,连生产速度都快得惊人,和你们合作是一种享受。” 当然在此过程中,也是获得了大量员工的认可。 工人们对工厂的工作环境和福利赞不绝口。 一位宝安工厂的车间主管感慨:“能在星联工作,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好的选择。在这里,让我看到了制造业的未来。” ----------------- 李凡在一次内部演讲中说道:“宝安和龙岗工厂的成功扩建,不仅解决了当前的产能瓶颈,也为星联重工的全球化布局,积累了宝贵经验。” 李凡透露,星联集团正计划在中东和东南亚,设立更多的海外生产基地。 以这样方式,继续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