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上乔琰一直坚持,大赦天下非但不能起到显示帝王宽容的作用,反而会让一些囚徒有恃无恐,故而安这边除了继续执春耕之前的培训,并在月报期刊上解释食为正常象,便再未做出其他举动。 反正去岁的丰收让三州地界上的家家户户都有余粮,比起大赦,可能还是对口税的进一步降低让他们更有安心之感。 倒是邺城朝廷在正月十四宣布了大赦的诏令。 所执的范围包括了幽州、冀州、青州、兖州、豫州沛国和徐州的淮河以北。 这只是这一年的始。 一年的五月下旬,司隶多次无云而发雷霆,六月,右扶风又出大风,甚至落下了冰雹,位处于华阴的岳华山崩裂了一角。 十月二十二,安地震。 十二月二十三,安再次地震。 即便随着乐平月报的普及,像是无云雷霆和夏季冰雹这样的象,都随着历年出这等气象的气候成因做出了解释,但地震这样的情况,在地壳运动的成因还远远没到人力所能观测地步的候,是无法跟民众做出准确解释的。 打从十月始,就不知道从何处流传过来了一个说法,说的是—— 今年年初安朝廷没有大赦天下之举以让苍天息怒,故而频频有天降之灾祸,以震慑这伪朝。 又或者是,安这等王气汇聚之地,实不能让德不配位之人身居于此,故而华山这等天柱之地做出了示警。 “德不配位?他说的谁德不配位?”乔琰翻了翻手中汇总到的数条消息,冷笑道,“不过袁绍算是有进了不。” 是进了啊。 从迎立刘辩继位于邺城到如今,都已经过去了三年多的了,袁绍不能永远都是只能在下风挨打的情况。 他在学会利用舆论攻击了。 袁绍没有乔琰这样的条件直接创办出一个邺城月报来跟她打擂台,但意识到了掌握民众唇舌的重要性。 于是在他麾下谋士的建议之下,直接抓住了司隶在这一年里的天灾来大作文章。 袁绍真尝到了这个举动的甜头。 打从去岁并州做出了要进攻冀州的假动作之后,乔琰这边就再未做出过任何出兵的动作。 按照袁绍这一方的理解便是,她要不断协助刘虞通过调整三州政策才能确保,这些散播在民的舆论并不会生出民乱来。 这就让她再无余暇来考虑出兵之事。 光是内部的麻烦就已经足够让她应接不暇的了。 ,在建安二年的秋,卢植到底是上了年纪,在从池阳医学院查验出了身体状况不佳后,从太尉的位置上暂退了下去。 以袁绍看来,这就是乔琰在朝堂上又失去了一个坚决支持她动的存在。 哪怕接任太尉位置的是皇甫嵩,卢植之子卢毓在跟随了陈群进修一年后转入乐平书院就读,还是不能改变乔琰在朝堂势力上的削弱。 袁绍收到消息,不由连着睡了好几个晚上的安稳觉。 但事实上呢? 乔琰并不觉得这些情况对她而言是致命的。 百姓虽容易被带节奏,在学识和见闻上能保持自己判断力的并不多,但他们有一条最为直白的评判标准—— 他们在治下能过上的子。 建安二年的耕作比起建安元年越发步入正轨,去年的亩产五石对他们来说显只是个端而已。 袁绍不敢放手去打破的耕作规矩,在乔琰这里却没什么不可变更之说。 在去年的成功证之下,这些关中民众自发地遵照着安朝廷发出的诏令事,以至于秋收之到来的候,这里的亩产已经达到了七石。 又增加了! 即便乔琰没有刻意再将这轮亩产的提升,以记载于乐平月报的方式对外发,这份亩产数据在秋里给了袁绍以一记迎头痛击。 再有多所谓“德不配位”“安伪朝”的说法,对安的百姓来说都没有那么要紧。 能让他们吃饱饭的就是好朝廷。 何况,十月里安虽发生了地震,但朝廷对这次地震所做出的补救措施堪称高效。 他们一面将京畿之地坍塌的棚屋快速完成了修缮,一面又对各家各户的损失进了部分赔偿。 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