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其他类型>嘉靖承明> 第368章 清寒官员们大喜,感念皇恩浩荡!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8章 清寒官员们大喜,感念皇恩浩荡!(1 / 2)

第368章 清寒官员们大喜,感念皇恩浩荡!

杨一清等御书房大臣算是听明白了,天子这是要让寒门士子彻底成为官场主力!

因为他们不得不承认,天子给吏部的这些福利,对骄奢淫逸惯了的巨族子弟而言,自然毫无吸引力,但对寒门士子而言,却是足够让他们安心做事,对朝廷感激涕零。

毕竟衣食住行都解决了,高级官僚还能得几个伺候照顾自己的官聘仆人。

这对需求不高的寒门士子或者立志做清官的士大夫而言,自然也就不会因为不再有贪墨大量捐纳钱的机会而懊恼。

朱厚熜这里接下来就让内阁大臣和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在文华殿会议一下,具体每年给吏部多少公使钱。

而吏部尚书赵璜知道这事后自然是感叹皇恩浩荡。

他当然觉得皇恩浩荡!

因为他是吏部尚书,这笔钱怎么的权力在他手里。

这也就意味着,吏部的官员想要获得多少好处,以后得看他的眼色,自然也就更利于他管吏部。

而这跟吏部之前可不一样。

之前吏部的捐纳银到底是多少,尚书并不清楚。

因为捐纳银虽然有明价,但实际上捐官的人要想得到这个官,暗地里还得给官吏们好处。

文选司的官吏自然是直接收好处的,他们收了多少好处,尚书侍郎都不清楚。

只是文选司的官吏会按照常例给尚书侍郎孝敬。

所以,尚书侍郎这些吏部堂官能拿多少钱,有时候还得看底下官吏的脸色。

只要底下官吏的脸色不想进步,不给他们钱,他们也没有办法。

毕竟是灰色收入的钱,见不得光,他们也不能明着批评说这些底下官吏不给他们送好处了。

现在,钱从上面来,自然就利于赵璜这个吏部尚书在自己吏部集权。

不过,赵璜这个吏部尚书也只能拿这钱来保障自己的权力,而不能私吞。

因为这钱是国库拨的,是要过账的,怎么的,了多少,都得有明细。

所以,赵璜只能决定怎么,不能全部吞走。

但无论如何,这对于皇帝而言,是利于中央集权的。

他可以更加轻松的通过操控吏部尚书来操控吏部了。

吏部尚书赵璜自然恨不得多要一点公使钱,为此,把吏部各种销都往高了报,连厕纸的开销都多报了一倍。

可负责度支总司的王鏊与户部尚书席书都把朝廷的钱看得很紧,在文华殿会议时,硬是逼着赵璜把公使钱减到七十万银元。

即便如此,这个数字还是超过往年朝廷的捐纳事例收入。

因为朝廷每年捐纳事例收入近五十万银元。

不过,这只是明面上的捐纳收入。实际上产生的贪腐收入比这明面上交给朝廷的要多得多。

就算按照万历时期,太监收矿税改成文官收矿税,而最后只给朝廷交两成的比例来算,那实际上产生的贪腐收入也有两百五十万银元左右。

现在朝廷停了每年近五十万银元收入的捐纳银,又多了七十万,虽说增大了财政支出达近一百二十万,但却杜绝了两百五十万银元规模的贪腐市场。

当赵璜拿到这七十万银元的公使钱,且表示是天子要给吏部诸官解决衣食住行的困难才拨这笔钱后,在吏部做观政进士的傅汉臣等寒门士子高兴的不行。

傅汉臣是今年才中的进士,分到吏部观政,是因为他科甲排名停靠前,在二甲排名前三十。

但他家境并不优越,家中接受投献所得的租子还得用来养家和回馈救济族人,所以他只能靠微薄的俸禄奖掖金过日子,租住在会馆最差的房子里,吃穿都是非常简陋,如今因为到年底还不得不靠赊欠米油过日子,每天到部衙也只能走路,买不到马,也雇不起轿夫。

当然,即便如此,他还是比普通人好过得多,毕竟他每顿还是能吃饱饭的,且每天都能吃顿肉。

可现在,朝廷解决他的衣食住行问题,他自然就可以把自己俸禄奖掖金用到别的消费上,比如可以买些书,买些画什么的,或者买几个丫鬟仆人伺候自己,乃至存下来也是不错的。

所以,这对初进官场的傅汉臣等寒门士子而言,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为此不由得感慨皇恩浩荡,连干活都积极了不少,尤其是在知道这每年公使钱不完的还会作为额外补贴金或奖掖金发下来,都恨不得回家也为朝廷公务加班,以求让上面看见他们多么勤勉,而不会把事情拖到临时要到限期时才完成不说,还会提前完成。

为了更好的使用这笔公使钱,吏部尚书赵璜也请得旨意在吏部设立了公使局,增设一名主事管理此局,且由一名观政进士协管。

于是。

6=9+

嘉靖二年的观政进士魏良弼被授予为公使局主事,而傅汉臣也因为在郑、沈二人自杀时,他没有跟着大闹,也就吏部尚书赵璜点为协管。

两人接下来便直接受赵璜的领导,而负责起这七十万银元的费来。

可谓官小差肥。

但两人作为初进官场的年轻人,也不敢乱来,自然就老老实实地真的在离吏部不远的外城寻找起可以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