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其他类型>嘉靖承明> 第367章 官宦巨族子弟不满,嘉靖惠寒族!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7章 官宦巨族子弟不满,嘉靖惠寒族!(1 / 2)

第367章 官宦巨族子弟不满,嘉靖惠寒族!

而接下来。

赵璜就离开了内阁,回了吏部。

只是赵璜在回吏部后第二天早上,吏部左侍郎温仁和就急忙来见了他,说:“出事了!”

赵璜忙问道:“什么事?”

“吏部许多官员和朝中许多官员在设祭棚祭祀郑、沈二人,他们借此抨击朝中阁臣公卿凉薄、苛待下臣,以表达对眼下吏部新政的不满。”

温仁和回道。

赵璜听后大为恼怒:“圣意要停捐纳,整顿吏部,跟我们阁臣公卿有什么关系?”

“他们不敢直接反对此政,对抗君父,也就只能抨击诸公,以借此发泄对吏部新政的不满。”

温仁和回道。

赵璜问道:“你怎么不去?”

“他们不欢迎我,我是因张永嘉在御前说廷推不正,而被陛下下旨重新廷推后,才成为吏部左侍郎的,自然也就被他们打成了议礼一党,不被归入护礼清流一类。”

温仁和回道。

赵璜点了点头。

温仁和则继续劝道:“大冢宰,不能让他们这样闹啊,这要是让陛下知道,还以为是你这个大冢宰在暗中纵容!”

“真是反了!”

赵璜听后心里一颤,接着就直接怒声说了这么一句,然后疾步往外走去,问道:“带我去祭棚!”

在赵璜来到祭奠郑杰、沈自中的祭棚时,王学夔等官员正在这里痛斥阁臣公卿们。

“他们这些上官,只顾媚上,不知体下,把我们往死里逼,才逼死了郑、沈二公,所以,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尚书以上的公卿大臣来凭吊!”

“大家都是天子门生,难道郑、沈二公的命就在他们眼里比草芥还不如吗?”

“没错!他们为讨好陛下,不顾实情,一味改制乱法,才造成今天这样的惨状!”

“而他们呢?”

“自然是一个个在陛下面前得了个中兴干臣的好印象,却害得我们这些底下的官员日夜凄惶,诉冤无门!”

“这样的官做着是真没意思,还不如回乡治学!”

“正是这个道理,我们吏部已有许多人决定辞官,而不在这里受这样的窝囊气,任由奸党谄臣鱼肉!”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今日是吏部,明日说不定就是我们礼部、户部、兵部,乃至都察院、翰林院!今日是郑公、沈公,明日说不定就是我们!与其在这里被他们这些奸党谄臣折磨死,不如回乡读书务农,待天下清明后,再报君恩也不迟!”

这些官员们纷纷慷慨激昂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赵璜见此沉下了脸,走来喝道:“什么奸党谄臣!朝廷停捐纳,乃是为澄清吏治,有什么不对!我就不明白,你们这有什么反对的!还在这里大闹!真要辞官,我也不拦着,那就都辞,天下不缺报效朝廷的忠良之士!”

“大冢宰还知道来一下。”

“内阁杨安宁、林莆田他们呢,还有大宗伯这些人在干什么。”

“难道他们的心就那么硬吗,逼死了人,连句话也不说吗?!”

吏部右侍郎董玘还冷声问了起来。

赵璜看向董玘:“公想让他们说什么,说不该停捐纳清吏治吗?”

董玘矢口否认道:“我没这个意思,但他们不来看一看,说不过去。”

“有什么说不过去?”“人是他们杀的吗?”

“再说!”

“这两人,自己不体谅朝廷的难处,也不顾及眼前的大局,为了逃避自己造成的问题轻生,死了也是活该!”

“朝廷不因此怪罪他们,已是仁德了!”

赵璜厉声回道。

这些官员听后皆更加的一脸悲愤,却又无法辩驳,也就只能一个个把牙齿紧咬,拳头紧捏。

“这官我真不做了!”

“谁爱做谁做去!”

但这时,还是有人最终绷不住,直接把冠带取了下来,然后一脸不屑地往外走去。

明显已经彻底失去理智。

当现实让他不能像以前一样,一边大谈仁义道德一边大捞特捞地维持着自己奢侈的生活时,圣人要求的规矩,也彻底被他抛弃,连提都不愿意提了。

6=9+

“谁不想做官,可以上疏请辞。”

“尤其是吏部,我不会劝!”

“不想辞官的吏部之人,现在跟我回去,不然,别怪年底考成,老夫给个玩忽职守的评语!”

吏部尚书赵璜这时则依旧强势地回答着,且说后就甩袖而去。

赵璜这么一说,不少还是老老实实地跟着走了,尤其是吏部的官员。

想大钱买官的人都一大把,所以,正经考取为官的,又哪里会轻易就放弃官位呢。

尤其是很多人盯着的京官。

只有那种世代官宦之家的子弟或许不在乎自己做不做官,对他们而言,他们不做官,自有做官的族人会帮衬他们。

当然。

这也不是说,朝廷就不能理会沸腾的官怨。

因为他们虽然不敢辞官,但故意不积极混日子当懒官的事还是敢做的。

“陛下,吏部改革,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