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被认真对待。落于纸上的,是一封程祈年不知何时写的绝笔信,字迹工整,可见执笔之人在书写之时,心智平和坚定,像是在极坦然地迎接自己或许将要拥抱的结局。
「公子亲启。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应该已经死了。死因我暂且不能预料,但我希望,我是为了这世间而死,不必留下什么痕迹,也无需有人记得我,只愿我能死得其所。
公子也不必为我料理后事,不必送我返乡,我家中母亲早已安置妥当,便让她以为我在平妖监中事务繁忙,无暇返乡,在为这苍生奔波,四处平妖戡乱,便如她自小对我的教诲。
我这人向来啰里啰嗦,还望公子见谅。写这封信,是有几件事想要告诉公子。
第一件事是致歉,白沙堤时,我以纸笔落偃阵,将公子困于苍生九问,本无恶意,只是想要听一个回答,没想到反而伤到了公子,实非我本意,还望公子不要介怀。
苍生九问,我已不必再问,这一路行来,见微知著,我的心中已有答案。
岳十安之事,公子不杀伯仁,伯仁却因公子而死,我心确有不甘,但人生在世,人各有命,各司其职,各为其主,此事不怪公子。
只是十安死前,曾将一份调查书托付于我,此物与两仪菩提大阵有关,兹事体大。我一度为此物惴惴不安,辗转反侧,寝食难安,不知该如何是好。幸而得见公子与少夫人,这一路来所见所闻,又皆与这其中所言之事不谋而合。
我想此物交由你们,应是再适合不过。
当然,我也有自己的私心,想着如若是公子来将这天捅破,也算是慰藉十安的在天之灵,我也可死而瞑目。
另外一件事,则是我返回神都平妖监查阅宗卷时的发现。我在平妖监中司主薄一职,可调看所有宗卷档案。从白沙堤之事一路追溯,个中细节按下不表,我怀疑,扶风谢氏家主谢尽崖乃是假死,他现下或许正在京都,而他所行之事,又与十安交由我的调查文书有着千丝万缕的干系……
如今,我已无力继续探查,种种件件,都交予托付公子。撑此残躯写下这封信,我心中虽对这人世间依有留恋不舍,却没有遗憾。
祈年这一生,不懂变通,书读得有些傻,人心终究不似机关术的木头,是非曲折一目了然,也得罪过许多人,没有交到很多朋友。但祈年所做所行,问天问地,问心问鬼神,皆是无愧。
这信写到这里,要说的,也已经说完了。
但既然已经写了这么多,不如让我再啰嗦两句。
我读了许多圣贤书,也曾好高骛远,觉得自己将会鹏程展翅,本应笃信这世间我命由我不由天。可惜一路跌跌撞撞,才知如此世间,我命不由我,天也不由我。
但我……但我还是想试试。
就如此刻,如果我的命,就是用来让你回首多看苍生一眼,便也算是……我命由我。
程祈年,绝笔。」
信的最后,墨渍晕了一笔,似是书写之人落笔之时,落了一滴泪。
仅此一滴,恰落在那个命字上,显得那个字格外模糊,也格外地突兀。
凝辛夷的目光长久地落在“我命由我”这四个字上,眼前自然而然又浮现了程祈年慨然赴死的模样,她心底震动,蓦地侧过头去。
一滴泪从她的眼角滑落,那是她彼时还未出眼眶,便已经被酷热的火蒸腾殆尽的泪水。
为程祈年舍生为苍生一梦,为这信中真挚饱满的一字一句,也为他所说的这两件事。
她既惊愕于谢尽崖或许没死的事情,心中猜测纷呈,一面却又不解,那与两仪菩提大阵有关的调查文书上,又会是什么内容,为何一定要心怀苍生,他才愿意将此物交由谢晏兮。
一定要以苍生为重,才能托付的东西,实在重若千钧。
“谢伯父……”她轻声道。
谢晏兮却竖起了一根手指,止住了她的话:“先不要告诉阿满。”
凝辛夷抿了抿唇。
“程祈年能查到的事情,谢家暗卫也能,只是早晚的问题。”谢晏兮道:“与其让我来告诉他,不如让他自己知道。”
听到这里,凝辛夷只觉得莫名有些古怪:“你们兄弟平时……也这么生分吗?”
“一码归一码。”谢晏兮眼底晦涩不明:“倘若他真的还活着,需要给阿满交代的人,也是他,而不是我。”
他边说,手下已经将那几张信纸重新折叠了起来,再从锦囊里掏了掏,却发现里面空无一物,并无程祈年所言的调查证据。
顿了顿,谢晏兮从靴底取了一根针,将那锦囊的针脚轻轻挑开来。
宝蓝色的布料被掀开,露出了洁白的内里夹层,而那夹层之中,正藏着一张有着不同字迹的信纸。
那信纸上的字迹凌乱,纸也并不讲究,像是匆忙慌乱之中随便扯了一张纸写下的,边缘还沾染了些许带着指纹的血迹,上面的字也并不多,不过寥寥数语。
「大阵成,万木枯,百妖起,星象大乱。贵人一命,伏尸千里万里无人知。什么菩提树,分明是返魂树!什么两仪菩提阵,分明是返魂阵!天下菩提皆凋零,人骨埋土为养料,抚恤金再多又有何用,黑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