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就代表着更庞大的资金投入。
不过即便如此,智云微电子也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大手笔投入,这个十七号厂虽然投资规模大,建设难度高,不过建设速度却是非常快,去年就已经完成了各类基础建设,今年一年里都是用于各种设备安装和调试。
而智云微电子里的十八纳米工艺的各种测试,以及后续的良率提升等技术研发,其实很多都是在这家还在处于建设中的晶圆厂搞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当这家晶圆厂真正完工,可以投入量产阶段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智云微电子的十八纳米工艺已经达到可以商业化量产的阶段。
两者是高度一致性的。
除了新建深城这边的十七号厂外,智云微电子今年十一月初宣布,将会在通城总部这边,投资超过六十亿美元建造第十八号厂。
该厂的工艺节点,一开始就是奔着等效十四纳米甚至更先进的等效十纳米工艺去的,从技术规格上来说比之前的十七号厂还要更高一些……虽然预设产能更小,只有四万片,但实际上投资还要更大。
以上两座芯片工厂,代表的是智云微电子的未来发展方向。
智云微电子为了十八纳米工艺以及后续的十四纳米工艺,光是工厂上的投入就已经超过百亿美元,这还不算研发费用以及其他配套项目的投入呢。
这就是为什么芯片工厂之间的工艺节点竞争如此大,而且玩家越来越少的缘故……工艺越先进,这投资就越大,慢慢的就让很多厂商无法继续跟进了。
尤其是超过二十八纳米工艺节点后,新一代工艺的研发以及晶圆厂投入非常大了。
这个时候继续死磕二十二纳米/二十纳米阶段的芯片工厂,其实已经不多了,也就那么少数几家芯片巨头企业而已,如英特尔,台积电,四星,智云这些。
很多芯片工厂已经展缓了下一代工艺节点的投入,而是把精力放在了二十八纳米工艺/三十二纳米工艺等成熟节点上面来,争取早日量产二十八纳米工艺,以求增加良率,降低成本,获得更多的订单以赚钱。
这年头的二十八纳米工艺乃至三十二纳米工艺,市场需求量极大,各种各样的芯片都陆续朝着这一工艺节点迈进,各大晶圆厂代工厂都是靠着这一工艺大赚特赚。
尤其是台积电,四星以及智云这三家。
智云的二十八纳米工艺,几乎包揽了国内所有的先进制程的代工订单,同时还获得了大量的海外订单,以至于他们的产能利用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这些二十八纳米工艺生产线上光刻机,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印钞机,每一次的光刻过程,那都是在印钱。
当下智云半导体对外销售的w607芯片,采用的就是二十八纳米工艺,目前对外供货价格大约五十美元,一片十二寸晶圆可以生产大概五百枚w607……大概市场价值两万五千美元。
而一台光刻机一个月大概可以生产两千多片,可以切割出来一百多万枚芯片!
这意味着,一台当下最先进的duv浸润式光刻机,全力生产的话,一个月光刻出来的芯片,其市场价值能达到五六千万美元。
相当之夸张。
虽然芯片代工厂,只能从这五千多万美元里拿到小头的代工费,但依旧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要不然,光刻机也不会有验钞机的说法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