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宁远忍不住吐槽:“李总,您这要求也太高了吧,完美这个词,能用在科技研发上吗?” 李凡哈哈一笑:“当然能。我们星联的目标,不就是做到别人眼中的不可能吗?” 汪怀君接过话,语气轻松地说道:“杨总,这可是李总的高标准,咱们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杨宁远无奈地摇摇头,但脸上却带着一丝自信的笑容:“那行,您等着看我们的成果吧。” 时间飞逝,星联大厦,发布会现场。 在星联大厦的多功能会议厅,闪光灯此起彼伏,台上巨大的led屏幕显示着“突破未来:星联材料与半导体技术发布会”的字样。 台下,全球数百位半导体行业的专家、记者以及投资人济济一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 李凡站在后台,面带微笑,目光平静地扫视着台下的观众。 他的身旁站着杨宁远、汪怀君和其他几位技术团队的核心成员。 每个人都穿着正式的西装,却掩饰不住眼神中的兴奋与自豪。 杨宁远微微
皱眉,低声问道:“李总,这么大阵仗,咱们不怕万一数据展示得不够震撼,会让人失望吗?” 李凡轻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宁远,别紧张。今天,我们不是展示可能性,而是直接宣布事实。那些观众会为我们的成果感到震撼。” 话音刚落,主持人已经走上台,简短的开场白后,全场灯光暗了下来,投影屏亮起。 杨宁远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台,开始了他的演讲:“各位来宾,感谢大家来到星联的技术发布会。” “今天,我很荣幸地,向大家展示我们在‘复合高k介电材料’和‘铜互连技术’上的最新成果。” 屏幕上出现了一段动画,详细展示了复合高k材料的工作原理: “在10nm技术节点上,漏电流问题和rc延迟,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两大挑战。而复合高k材料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显著提高栅极电容,同时减少漏电流。” 动画演示结束,屏幕切换到一组真实实验数据: 漏电流降低幅度:30% 功耗减少幅度:20% 晶体管性能提升:15% 台下爆发出一阵低声惊叹,记者们的相机快门声不断,显然这些数据,让观众们非常满意。 “除此之外,”杨宁远继续说道,“我们的铜互连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创新的多层阻挡结构,我们成功解决了铜离子扩散和电迁移问题。” 屏幕上切换到一张对比图: 信号传输速度提高:20% rc延迟减少:25% 长期稳定性测试通过:5000小时无故障 台下的掌声逐渐响起,很多观众开始交头接耳,不少人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发布会进入提问环节,台下的一位国际半导体协会的专家站了起来,语气中带着几分挑剔:“杨先生,你们的技术数据,的确令人印象深刻。但我想问的是,这些实验室成果,是否能真正落地到生产线,并支持大规模量产?” 杨宁远面不改色地回答:“这个问题问得好。星联的优势在于,我们不仅有最前沿的研发能力,还有强大的生产体系支持。” 他转头看向台下的汪怀君,“我想请星联半导体的ceo汪怀君先生,上来回答这个问题。” 汪怀君微微一笑,接过话筒:“各位,我们的生产线,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工艺适配测试。” “数据显示,在量产条件下,这项技术的良率,可以稳定在90%以上。” “在未来,复合高k材料和铜互连技术,将全面应用于我们接下来的10nm制程产品。” 台下一阵哗然,这个回答,无疑给了所有人一个巨大的信心。 发布会接近尾声,李凡站上了舞台。他并没有带任何演示文稿,也没有提前准备发言稿。 相比技术专家们的专业性,他的发言更像是一场酝酿已久的宣言。 “各位,”李凡的声音低沉却有力。 “科技的突破,不仅仅是一组数据,也不仅仅是实验室的成果。它是一种精神,一种永不放弃、不懈追求的精神。” 台下变得安静,所有人都在认真聆听。 “今天,星联不仅展示了技术的进步,更展示了我们的决心——用最前沿的科技,推动行业发展,为全球用户创造更卓越的体验。”李凡的目光扫过全场,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复合高k材料和铜互连技术,是我们迈向未来的一小步,但我可以告诉大家,它绝不是终点。” “接下来,我们的目标很明确:10nm只是开始,7nm、5nm甚至更小的技术节点,都在我们的规划之中。”他说着,语气逐渐变得坚定。 “我们希望通过技术的突破,让星联不仅站稳半导体行业的巅峰,更成为全球科技变革的引领者。” 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许多观众甚至站起来为他鼓掌。 发布会后,全球科技媒体,迅速报道了这场发布会的内容。 《半导体观察》以“星联的10nm技术拼图发布会:新材料和互连技术的双重突破”为标题,详细分析了技术的意义。 《科技前沿》则直接用了一个大字标题:“星联:从追赶者到引领者!” 与此同时,各大竞争对手,也在紧急召开内部会议,讨论星联的最新技术对市场的影响。 一位欧洲芯片公司的高管,甚至直接说道:“星联这次的技术展示,几乎提前锁定了10nm市场的技术标准。我们必须尽快调整策略,不能让他们一家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