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都市言情>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第146章 金属互连(11.8k)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6章 金属互连(11.8k)(4 / 7)

 “我们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接下来,就看如何把它推向整个行业了。”  窗外,城市的灯光依然闪烁,像是在为这场科技的攻坚战呐喊助威。  杨宁远的目光变得更加坚定,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星联大厦,跨部门协作会议室。  早晨八点,星联集团的高层们准时齐聚会议室,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如何将复合高k材料和铜互连技术,从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大规模量产的能力。  李凡走进会议室,目光如炬,环视一圈。  他并没有急着开场,而是走到窗前,背对着众人,双手插在西装口袋里,似乎在思考什么。  几秒钟后,他转过身,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各位,恭喜大家,我们又取得了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但你们知道吗,突破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今天,我要听的是你们的解决方案——从研发到生产,如何无缝对接。宁远,你先说吧。”  杨宁远点点头,站起来,带着一份厚厚的资料走到投影屏前:“李总,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有两个:第一,将复合高k材料和铜互连技术的生产工艺标准化;第二,解决现有生产线与新技术之间的适配问题。”  他顿了顿,随即将屏幕上的一张图表指了出来:“这是目前复合高k材料的工艺流程图,可以看到,从材料制备到涂覆,每一步都要求极高的精准度。”  “尤其是复合高k材料的沉积工艺,如果参数稍有偏差,良率会大幅下降。”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所有人都认真听着。  杨宁远话音刚落,汪怀君插话道:“宁远,你的材料确实漂亮,但我们的生产线可没这么娇贵。你这要求的涂覆厚度精度在1纳米以内,稍微有点良率波动,成本就上天了。”  他咧嘴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别忘了,实验室和生产线,可是两码事。”<!--</p-->

p>  杨宁远嘴角微微抽了一下,但很快压下情绪,笑道:“汪总,你别着急拆台啊。我知道量产不容易,但正是因为我们研发部门‘娇贵’,才让你们的生产线有了超越竞争对手的可能,不是吗?”  李凡听着两人的一来一回,忍不住笑了一声:“好,好,不要斗嘴。宁远,生产线的问题确实是关键。有没有更现实一点的解决方案?”  杨宁远点点头:“当然有。我们计划和半导体部门联合成立一个专项工作组,生产线工程师直接参与材料优化,共同调整制备工艺。比如在沉积环节,我们可以适当降低参数精度,换取更高的良率。”  汪怀君一拍桌子:“这还差不多!不过光靠你们优化工艺可不够,我们的设备也需要升级。”  杨宁远挑了挑眉:“你是说要向集团要钱?”  “废话,不升级设备,你的材料怎么量产?”汪怀君一本正经地回道。  李凡皱了皱眉,问道:“汪总,升级设备的成本预估是多少?”  汪怀君打开手中的文件,语气平静地说道:“目前初步估算,设备升级需要3亿元。”  “3亿?”杨宁远忍不住叫了一声,“汪总,你们的设备是用黄金做的吗?”  “别急啊。”汪怀君摊开双手,嘴角带着一丝狡黠,“这是为了未来五年的生产需求做的全面预算,考虑到了多代技术节点的兼容性。李总,宁远,这笔钱绝对值。”  李凡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陷入了沉思。  会议室的气氛也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在等他的决策。  几秒钟后,李凡点了点头:“设备升级是必须的,但预算需要再细化。我会安排财务部门配合你们,把资金分阶段拨付,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  汪怀君立刻点头:“明白,李总,我这就去完善方案。”  会议进入尾声时,李凡提出了一个关键决定:“接下来,我们会成立一个跨部门协作小组,由材料、半导体、设备三个部门组成。宁远,你负责技术总协调;汪总,你负责生产对接。还有,设备部门这边,安排专人负责与工艺团队同步。”  他扫了一圈会议室里的每个人,声音低沉却有力:“从现在开始,所有人都只有一个目标——让复合高k材料和铜互连技术,在最短时间内实现量产。谁拖后腿,我就亲自找他谈话。”  所有人齐声应答:“明白!”  会议结束后,跨部门小组立即投入了行动。  在材料实验室,杨宁远带着团队对高k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沉积方法,寻找既能保证材料性能又适配生产线的方案。  “试试用ald工艺?”一名工程师建议道。  “不行,ald工艺效率太低。”杨宁远摇头,“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更高效的沉积方式,同时保证均匀性。”  几次尝试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折中方案:通过调整cvd工艺的气流和温度,既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材料性能。  与此同时,汪怀君的团队也在生产线上进行测试。他们将材料团队送来的样品放入设备中,逐步调整沉积参数,并记录良率变化。  “良率达到90%了!”一名工程师激动地喊道。  汪怀君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微笑:“继续优化,争取再提升5%。”  一周后,李凡来到实验室视察进展。  看到团队成员们忙碌的身影,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杨总,汪总,你们的团队干得不错。”他走到两人面前,笑着说道,“但别太满足,我们的目标是完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