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研究中心】 东南沿海的这所高校,以智能制造见长,校方代表对星联的合作提议,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李总,我们的团队,已经研发了几款智能工业机器人,可以用于大规模制造生产线的优化。”校方教授说道。 李凡看了演示视频,点头表示认可:“机器人技术,确实可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我的想法是,建立一个‘智能制造研究中心’,专注于开发适合不同产业链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同时也为本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教授握住李凡的手,激动地说:“能和星联合作,是我们的荣幸。这个研究中心,一定会成为全国的标杆!” ----------------- 星联与高校的合作,不仅停留在研究层面,还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了深度探索。 第一,产学研一体化。 各联合实验室不仅进行研发,还直接对接星联的产业需求,确保技术能够迅速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李凡强调:“我们的目标,是缩短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距离,让每一项技术,都能真正服务于社会。” 第二,人才共育计划。 星联与高校联合推出“星联奖学金”,支持优秀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并为其提供实习机会。 一位学生感慨道:“星联的奖学金,让我有机会亲身参与储能技术研发,感觉自己的未来被点亮了。” 第三,技术共享与地方经济结合。 通过与高校合作,星联的技术,迅速在地方企业中推广,带动了整个地区的技术升级。挑战与解决方案 尽管合作进展顺利,但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 比如在知识产权分配上的争议。 部分高校在知识产权分配上,希望占据更多优势,担心企业会主导整个合作。 李凡提出:“知识产权可以按阶段分配,早期的技术成果归高校,后期的市场应用成果则由星联主导。这样既能保障双方利益,又能避免后续纠纷。” 还比如,资金投入与回报周期不匹配上的问题。 高校的研究项目回报周期较长,而星联需要更快的成果转化速度。 为此,李凡决定将研发项目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类,并制定了不同的资金投入和目标评估机制。 几个月后,星联与各大高校的联合实验室相继落地。 李凡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总结了这次合作的意义: “与高校合作,不仅让我们的技术实力得到了提升,也让地方经济因星联而发生改变。” “未来,我们要继续深化这种合作模式,让星联成为连接知识与实践的桥梁。” “只有知识被应用,科技才真正有意义。” 会议结束后,李凡独自站在窗前,俯瞰着灯火辉煌的城市。 窗外的夜空如墨,但星联的未来,正在点亮更多的星辰。 ----------------- 夜幕降临,星联总部的会议室里,依旧灯火通明。 李凡站在巨大的东大地图前,手指缓缓划过东南沿海的密集标注,再移到中部地区的几个新兴点,最后停在西北荒凉的广阔区域。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全国扩展布局。”他目光深邃,语气却带着一丝轻松的幽默。 “但这地图看起来这么满,实际上,我们才刚刚开始。” 他转头看向团队成员,继续说道:“今天,我不想谈具体的项目,也不讨论利润表。” “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这场全国扩展的背后,我们的逻辑是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扩展的初衷与现实意义】 “为什么全国扩展是必须的?”李凡的开场问题让所有人陷入思考。 “或者也可以思考一下,不扩展会怎样?” 他抬手画出一个小圆圈,标注“深市”,接着划了一个稍大的椭圆覆盖“东南沿海”。 说道:“如果我们一直留在这里,不出意外的话,星联还是能赚钱,甚至赚得更多。” 会议室里传来几声低笑。 但李凡语气陡然一转:“但仅此而已了。我们会成为一个区域化的成功案例,而不是推动行业变革的全球性企业。” 他接着说道:“全国扩展,不仅是为了规模增长,更是为
了抢占未来市场的战略高地。” “东大的经济格局正在重塑,产业重心逐渐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这是不可逆的趋势。” “如果我们现在不动手,等这些市场成熟后,我们只能喝别人的汤了。” 那么,扩展的意义是什么? 李凡点开屏幕,显示了一张“全国产业生态分布图”。 “看看这些数据,”他指向屏幕上的数字。 “全国扩展的本质,不是我们简单地‘去抢份额’,而是要用我们的技术、模式和文化去影响整个产业格局。” “东部,我们是技术领跑者。” “中部,我们是转型推动者。” “西部,我们是资源整合者。” 他停顿片刻,扫视全场:“当未来东大新能源和智能制造的蓝图,被勾画出来时,我们星联,必须是那个执笔者。” 【扩展的战略核心】 “说到扩展,这并不是简单的‘哪里给政策就去哪里’,我们的核心战略有三点。”李凡在白板上写下了三个关键词:效率、生态、长期性。 第一,效率优先。 “扩展不是铺摊子,而是精挑细选。”李凡指向地图上的几个标注点。 “我们选择的合作区域,必须能在短时间内见效。这种效率,不是靠我们单方面努力,而是靠区域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