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辽北掀巨浪,绿色能源破长空。 千村万户新气象,风光并举换未来。 星联出海谋全球,技术领先扬旗帜。 氢能电网更添彩,绿色梦想照乾坤。 ----------------- 此时的东北大地,尚未完全从严冬中苏醒。 寒风呼啸着穿过辽阔的原野,枯黄的草地和冰冻的河流,让这片土地看上去沉寂而寒冷。 然而,正是在这片资源丰富,却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星联能源团队,开始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接触。 辽北县,位于东北的一片平坦高原,风能资源丰富。 这里的风速常年稳定,特别是在冬季,寒冷的高压气流,为风力发电提供了绝佳的自然条件。 然而,这片土地经济发展滞后,农民以传统农业为生,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县城显得有些衰败和冷清。 李凡决定,将辽北县作为“绿色能源村”项目的第一个试点。 星联能源团队,在详细研究了东北地区的风能资源分布后,发现辽北县的风速、地形和气候条件,极其适合建设小规模的风力发电项目。 更重要的是,当地的电网设施老旧,正好为建设新型清洁能源体系,提供了一个突破口。 为了达成项目合作,李凡派出了星联能源的谈判团队。 团队带队的,是星联能源ceo刘龙飞,以及星联能源技术部的几名核心工程师。 李凡叮嘱他们:“我们不仅是去谈合作,更是去展示星联的责任感和未来愿景。” “让他们知道,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还有改变这片土地的决心。” 星联团队抵达辽北县政府时,受到了当地领导的热情接待。 县长高成山是一个年约五十的中年人,头发微微发白,眼中却透着精明与审慎。 他亲自迎接星联团队,显然对他们的到来抱有一定的期待。 但从寒暄间可以看出,他对项目本身仍抱有疑虑。 “刘总,你们星联的名声我们是听过的,高科技、创新企业,全国都在报道。” “但说实话,我们这里的条件你们也看到了,不比南方那些发达地区。” “能不能真正落地,得看你们的实力和诚意。” 高成山笑着说道,话语中既有欢迎,也透着几分试探。 刘龙飞微微一笑,拿出了一份详细的项目报告:“高县长,我们这次来,就是想把星联最先进的技术带到辽北县。” “这里的风能资源全国闻名,但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我们的计划,是建设一个小规模的风电和储能示范项目。”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的能源升级,还能直接为县里的用电问题提供支持。” 高成山翻看报告,脸上闪过一丝意外的惊喜,但很快又恢复了冷静。 他看向刘龙飞,试探性地问道:“项目听起来很好,但我们县的财政能力有限,基础设施也落后。” “你们需要的支持,我们可能未必都能满足。” 刘龙飞早已料到会有这样的顾虑,他微微点头。 淡定地说道:“高县长,我们理解地方政府的难处,所以这次我们星联承担大部分的前期投资。” “县里只需要在政策上给予一些支持,比如土地使用、税收优惠等。” “此外,项目本身还可以申请国家新能源补贴,这样能减轻地方的负担。” 高成山皱了皱眉,继续问道:“刘总,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不容易,这个项目会不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影响?” “土地占用、生态环境,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刘龙飞示意工程师展开了一幅风力发电场的规划图。 然后详细解释道:“我们项目会尽量选择荒地和未利用地,不占用农田,也不会干扰现有的农业生产。” “至于生态保护,我们已经和环保专家进行过多轮讨论,设计了最小化对环境影响的方案。” “同时,项目还会投入一定的资源,用于生态修复,比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土保持设施等。” 这一番话,显然打消了高成山的部分顾虑,但他依然没有完全放下戒备。 “技术和资金你们看起来没问题,但风能发电,和我们县里的用电需求对接起来,会不会影响电网的稳定性?” 刘龙飞的回答,再次展现了星联的专业性:“高县长,这一点我们早有准备。” “项目将采用最新的储能技术,通过氢能和电池结合,解决用电的波动问题,确保电网的稳定。” “除此之外,项目还计划为
县里的学校、医院等重要场所,提供免费的清洁电力支持,减轻政府负担。” 就在谈判进入僵持阶段时,意外发生了。 一位来自村镇的农民代表——老赵突然被邀请进入会议室。 这是高成山安排的,他希望能通过老赵的视角,进一步检验星联项目的可行性。 老赵坐下后,带着浓重的东北口音说道:“我们村里人听说要建风电场,有人高兴,也有人害怕。” “高县长,刘总,这事真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 “别到时候地没了、树没了,日子还是难熬。” 刘龙飞看着这位朴实的农民,耐心地解释道:“老赵,我们不会占用农田,风电设备建好后,不仅不会破坏土地,还可以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 “比如风电场的维护、监控,都会需要人手,可以给大家提供工作机会。” “项目运营后,你们还可以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参与分红,收益的一部分,也会直接回馈给村里。” 老赵沉默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