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都市言情>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第054章 相知岁月(18k)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54章 相知岁月(18k)(1 / 10)

默守心声寄意长,星光照路影成双。  相知岁月添心意,携手未来梦更彰。  千帆逐梦浮沉在,半世同行眸底藏。  今朝愿寄真情在,共度人生岁月芳。  -----------------  1998年的一个秋日下午,李凡回到家中,刚踏进家门,便看见父母正忙碌着准备晚餐。  饭菜香味扑鼻,厨房里母亲的身影忙碌而温暖,父亲则在一旁帮忙摘菜,偶尔和母亲闲聊几句。  “凡儿,今天回来得早啊,”父亲看到李凡进门,笑着招呼道,“今天可准备了你最喜欢的红烧鱼,你好好尝尝你妈的手艺。”  李凡笑着点点头,换下外套走进餐厅,坐在桌边,看着熟悉的场景,心里一阵温馨。  他知道父母为他操劳了许多年,如今自己事业有所成就,便尽量抽时间回来陪伴他们,尽一份孝心。  然而,今天的晚餐,似乎不只是一顿家常便饭。  菜刚端上桌,父亲清了清嗓子,神情有些严肃又略带期待地说道:“凡儿啊,今年你都28岁了,事业也算稳定下来,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了?”  李凡听到这话,微微一愣,随即明白父亲话里的意思。  他微笑着回应,带有几分玩笑地说:“爸,我的终身大事不就是星联吗?它可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  母亲这时也插话了,带着几分无奈的口气说:“你呀,这星联是你的事业,但不能代替你的一生啊。”  “我们年纪大了,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你安定下来,有个伴儿能陪在身边,这样我们也能安心。”  李凡的笑意稍微收敛了一些,他知道父母的心意,也理解他们的担忧。  确实,28岁,对于许多同龄人来说,早已成家立业,但自己却总是把时间花在公司和事业上,忽略了个人生活。  他低头沉思片刻,斟酌着说:“爸妈,我知道你们担心我,不过现在我的时间真的很少,事业刚刚起步,我怕无法分心照顾感情的事。”  父亲见李凡表情认真,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凡儿,事业固然重要,但人总要有一个依靠。”  “特别是你这样忙的人,更需要有人在生活上支持你,帮你分担压力。”  “这些年,你一直忙工作,我们看在眼里,但也希望你不要因此错过了幸福。”  母亲也附和着点头:“再说了,成家立业,成家在前,业也更稳。”  “我们也不是催你随便找个人结婚,而是希望你在忙碌中,也要想着为自己生活留一点空间。”  李凡望着父母那满是期待的眼神,心里微微动容。  他意识到自己确实一心扑在事业上,忽略了生活的另一部分。  他深吸一口气,带着几分歉意对父母说道:“我知道了,爸妈,谢谢你们提醒我。”  “我会考虑的,只是我对未来伴侣的要求有些高,可能不太容易找到合适的人。”  父亲听了,点了点头,理解地说:“我们也不要求你马上结婚,只是希望你能多多接触,看看合不合适。”  “毕竟生活中有一个懂你、支持你的人,能让你的路走得更顺畅,也会让我们安心。”  母亲则递过来一个温柔的眼神:“我们希望看到你找到幸福,凡儿,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了。”  “人这一辈子,不只是为了事业活着,还有属于自己的小幸福。”  李凡轻轻一笑,心中既感动又带有些许自嘲。  他知道自己对感情的确疏忽了,或许是因为忙碌,或许是因为对未来的另一半,有着模糊但苛刻的期待。  他从未真正去思考过,自己究竟想要怎样的感情生活,也因此推迟了成家的步伐。  他向父母保证道:“好,我会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也不会让你们一直担心的。”  母亲露出了欣慰的微笑:“那就好,我们也不求别的,只求你幸福。”  晚饭过后,李凡独自坐在书房里,手里捧着一杯茶,回想着刚才父母的话。  父母的担忧,让他内心有些触动,也让他开始思考,是否应该放缓脚步,给自己留一些生活的空间。  他知道事业重要,但也明白自己的人生中,确实少了某种温暖的陪伴。  他意识到,自己从未真正定义过自己想要的感情,也从未想过未来的伴侣,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窗外夜色沉静,李凡心中却悄然浮现出一种渴望:事业再重要,他也希望有一个能理解他、支持他的伴侣,一个可以在他疲惫时,让他卸下压力的人。  带着这样的思绪,他决定开始认真面对自己的感情问

题。  或许,这一切不应再被忽视了。  -----------------  俯瞰深市的夜景,灯火璀璨的街道和楼群,透出这座城市的活力与生机。  李凡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繁华夜景,却觉得心中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空虚。  他轻轻叹了口气,回到沙发上坐下,手里端着一杯茶。  回忆起父母在餐桌上的叮嘱,他的心中掠过一丝温暖,却也带着些许惆怅。  这么多年来,他几乎将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星联的发展上。  为了公司能走到今天的规模,他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时间,几乎忽略了自己的个人生活。  “我也28岁了啊......”他喃喃自语道。  以前的他,总觉得时间很长,人生可以一件一件事情来处理。  但事业和现实,却一次次将他推向前,仿佛给他下达了命令:要不断前进,不能停下。  而如今站在28岁这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