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这么做,苜蓿是很好的马草。不过,这两年这买卖不流行了。”
“为什么?”
“你们难道没有听说吗?就是这沪州府的贾大人啊,他在山西和陕西都买了很多地,也种草。还在这两个省雇了很多老人和孩子帮忙养兔子呢,还建了纺纱作坊。听说啊,他们的作坊都是建在水边的,听说还借用了水力,纺出来的纱又多又快又好。不过,这位贾大人也是孤拐的,明明羊毛更长更好,偏偏不要。”
“然后呢?”
见马夫人忽然不说了,贾琦和林黛玉连忙追问。
马夫人道:“谁管他们!他不养羊,我们军屯里面养呗,养羊省时省力,只要几条狗就成了,白天把羊赶出去,晚上让够把羊赶回来就成。羊毛剪下来可以纺线,羊皮可以做袄子,羊肉还滋补。”
贾琦捏紧了拳头,道:“可是,羊群放养是禁止的。”
那干系到黄河!
“真真孩子话!自古以来,谁不是这样养羊的?”
“可是,羊吃草根……”
“这不是废话吗?哪只羊不吃草根的?”
“那黄河……”
马夫人道:“小娃娃,你呀,真的是太年轻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黄河的泥沙要往下面去,谁管得了?朝廷又不是神仙,难道还能让泥沙倒流不成?还有啊,那贾大人也真是的,向百姓收购兔子兔毛,却不肯要我们的羊毛,难道他要让我们饿死吗?”
“可是你们还是养羊了。不对,如果没有人收的话,你们的羊毛也卖不出去,就不会想到养羊。”
“对。只要让派几个将士们去转转就行了,收我们的羊毛,那就算了,如果不收羊毛,那什么时候遇到土匪,那我就不管了。”
马夫人可不认为他们这么做有什么不对。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他们奈何不了朝廷的那些官儿们,还奈何不了几家作坊的管谁人?
“请恕我直言,保家卫国不是将士们应该做的吗?”
“然后呢?老娘饿着肚子,连饭都没得吃,还要拿着刀剑跟蒙古人拼命,你们却穿得这么光鲜地站在老娘面前唧唧歪歪?”
马夫人忽地一下站了起来,逼近贾琦。
饱汉不知饿汉饥。
没有我们拼死拼活地守着,蒙古人早就南下了,哪里有你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小东西在这里唧唧歪歪?
林黛玉立刻站了起来打圆场:“夫人请息怒,我夫君也是惊讶。”
“也是,看你们的模样,应该才十六七岁,放在京里,就是被父母家人护的好好的半大孩子,可你们哪里知道,十六七岁在我们边关就不是娃娃,而是家里的顶梁柱了。”马夫人将鬓角的散发拨到耳后,淡淡地道:“在边关,十二三岁就拿着刀冲上城墙保家卫国的,也不是一个两个,死在这个年纪的,也不是一个两个。”
淡淡地话语,淡淡地哀伤,却宛如巨石压在心头。
贾琦迅速地调整好心情。
贾琦道:“抱歉,夫人,我是京城人氏,对边关的事情并不是很了解。不过,我打小就听长辈们说,太上皇是个仁慈的皇帝,而且还十分注重武功,甚至曾经率军御驾亲征……”
“那又如何?”
马夫人显然是很不以为然的。
“夫人请慎言。”
贾琦的脸立刻放下来了。
他以为马夫人也是原著里的王熙凤那样无法无天的女人。
他最讨厌这样的女人。
就在这个时候,贾琦听见里面有人接口道:“太上皇?可惜老了。”
原来是马守备醒来了。
马守备出来之后,对贾琦抱了抱拳,道:“贾大人,方才下官失礼了。”
马夫人这才明白,这就是那作坊的正主。
贾琦跟马守备互相见礼之后方才各自落座。
贾琦就道:“马守备,既然你已经醒来了,那本官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守备。”
“行,只要你让下面收羊毛,我就什么都告诉你。”
贾琦道:“您放在在院子里的喊叫的那些,我都听见了。请问这是真的吗?军饷一直都不够,将士们都饿着肚子上战场,甚至,连兵器都不够……”
“没错,你以为老子在撒谎?”
“我曾经看过兵部的公文,虽然我没有看到相关的详细数据,可是按照兵部公文上的数目,兵器和军械怎么会不够?”
马守备道:“果然是公侯府邸出来的,知道的全是好的。”说着,马守备让人准备酒菜,马夫人跟林黛玉立刻去后面说话了。
等酒菜来了,马守备为贾琦满上,这才道:“从来军户低贱,我们明明是在保家卫国,可在别人的眼里,就跟那些倡伎优伶没有什么两样!呵!这个世道……对,兵部账目上给的数量是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