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有才抢先道:“荒唐,城中那么多笔墨店,全部找来,这县试还考不考了!”
徐鹤早猜到他有这么一出,于是冷笑道:“不是全部找来,只要找个姓米的来就行。”
这时,李县令身旁胖胖的县丞突然道:“嗨,还别说,海陵县还真有这么一位姓米的文房铺掌柜,城北五巷宝晋斋,老板姓米,叫米启泰!”
此言一出,堂下的黄有才脸色大变,整个人突然抖若筛糠。
李县令这时朝一旁的衙役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米启泰就被带到。
面对知县老爷,这米启泰行礼之后拿起那方砚台,只看了一眼便道:“这砚台我当然认识。”
说完,他指着砚身上的水波纹道:“这砚是我特意去山西买的澄泥,经由我手亲手烧制的,因为带着水波纹,所以研磨细腻,是这一批澄泥砚中的上品!”
众人闻言顿时精神抖擞,现在傻子都知道,距离这次县试舞弊的真相不远了。
接着,米启泰又道:“而且这砚身上【人以田,我以研,遗尔箕,意可见】之句乃我先祖所述,故而小人特将其录于砚身!”
李县令闻言顿时好奇道:“令祖是?”
米启泰自豪道:“家祖米芾米元章!”
“啊!”
“竟然是宋四家之一——米芾的后人!”
“米芾死后葬于润州(江苏镇江),距离咱们海陵县不远,这米启泰确实很有可能是米家的后人!”
……
李知节这时好奇道:“徐鹤,你仅从【人以田,我以研,遗尔箕,意可见】这句话就能断定这方砚台出自米芾后人?”
徐鹤摇了摇头道:“真正让我猜到这方砚台是米家后人所制,是因为【穿砚后人敬书】!这几个字。”
因为后世,徐鹤在书中看过这段话,又知道【穿砚】典故的由来,结合这段文字和落款,徐鹤猜测,这方砚台应该是米芾的后人所制。
米芾这人天生爱砚,后人由此爱好也不意外。
况且,在徐鹤的印象中,本县就有一家名叫【宝晋斋】的文房铺子。
宝晋斋其实是米芾的斋号,所以徐鹤结合砚边文字断定,城中宝晋斋的老板肯定是米家后人。
如今看来,猜测果然不假。
李知节闻言不由恍然大悟,他是进士官,博闻广记,立马笑道:“米芾曾言【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王羲之),若穿透始到钟(繇)、索(靖)也,可永勉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智永把砚台磨成了臼,所以字才写得好,自己要是能写字把砚台都给磨穿了,那我米芾岂不是可以成为钟繇、索靖这样的书法大家了?
事情到这,李县令已经知道徐鹤应该是被冤枉的了。
能知道米芾这种典故的人,可以说在读书上已经能做到旁征博引的程度了,对于这种人来说,作为读书人本业的四书五经应该更加精通才是,怎么可能带个四书的小抄进场?
但心中有数归有数,问题还是要搞清楚的。
李县令温言对米启泰道:“米掌柜,你还记得购买这方砚台的人是谁?”
米启泰毫不犹豫道:“回禀大人,当然记得,这砚台是我卖给县学周廪生的!”
徐鹤没有听到黄有才的名字,顿时大失所望。
但紧接着,峰回路转,米启泰又道:“不过,后来听周廪生说,这砚台是他买来送给城东黄家的,黄家大公子中了进士,他与黄家大公子有旧,所以从我这买了这方砚送了去做了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