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玄幻魔法>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230章 你个皇帝的心思坏得很,一句话都不能信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0章 你个皇帝的心思坏得很,一句话都不能信(5 / 8)

悲戚:“但太宗英灵不能忍呀,他降下雷劫,劈中了皇太后,天罚皇太后!”

“只是祖宗不能开口说话。”

“否则一定废了她!”

“为朕出气!”

群臣狂翻白眼。

估计太宗皇帝能开口,一定会骂:你个不孝儿孙,惊扰俺沉睡。

朱祁钰语气一缓:“但是不能呀。”

“她终究是朕的嫡母,对朕有养育之恩、扶立之情,恩深情重。”

“朕尚未报答,如何能让雷劫降下呢?”

“所以朕以身抵挡雷劫,舍身救母,感动了太宗皇帝。”

“这才收了神通。”

噗!

朝臣忍俊不禁,您能再扯点吗?

刚才骂人家是毒妇。

转头就舍身救母了。

你个皇帝,心思坏得很,一句话都不能信。

“陛下孝心感动上苍。”诸臣捏着鼻子认栽。

论不要脸,还得看皇帝,比城墙拐角都厚。

太宗皇帝收去雷劫,有几个时辰了吧?

皇帝还能编出新故事。

佩服呀。

朱祁钰脸色一点都不红,满脸悲戚:“皇太后醒转后,朕衣不解带,伺候皇太后汤药,朕事母至孝呀。”

仿佛在说,快夸夸朕。

噗!

事母至孝,这话有自己说出来的吗?

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

还衣不解带,你要是衣服解带,就出事了。

朝臣只能跟着吹嘘呀。

朱祁钰给他们一个眼神,给朕扬名,就靠你们了。

微臣做不到呀。

“陛下,难道真要实封漠……倭郡王吗?”

这个问题也就于谦敢问。

他和皇帝是一根蚂蚱上的。

“皇太后之命,朕有什么办法?”

朱祁钰苦笑:“圣旨都传出去了,实封是一定的了,但要先夷平倭国,好让倭郡王治理。”

于谦一愣,您的目标是攻打倭国吧?

拿倭郡王当靶子?

“陛下,倭国和大明隔着海洋呀,如何派兵攻打呀?”王竑是聪明人,知道给皇帝递话。

“等沿海的倭寇靖平,朕试着下诏给倭国,令其倭王退位,让倭郡王继位,即可。”

您真当自己是洪武大帝啊。

一道圣旨就管用。

“这都是后话。”

朱祁钰不想谈论开海的问题,这个问题有点敏感。

“诸卿,今晚就把早朝的事议了吧,明早朕偷个懒,尔等也睡个早觉。”

“臣等谢陛下隆恩。”

诸卿跪拜,然后坐在锦墩上,议一议大事。

坐在锦墩上,在养心殿议事,还真是第一次呢。

“宗录司可否改组成功了?”朱祁钰问。

“回陛下,只是原部门放在一起办公而已,已经结束了。”白圭回禀道。

“宗录司设一司正,设为从五品官员,下设僧录局、道录局、喇嘛录局、回回录局、其他录局。”

“一司五局。”

“暂且如此,以后还有其他大教,也设一局。”

“宗录司的司正,尔等可有人选?”

朱祁钰对宗录司十分重视。

提及朝堂事,胡濙问:“陛下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大家对宗录司还没有清楚认识。

“这个司正,首先要精通各教教义,对佛道喇嘛回回的教义,信手拈来,口才一定要好。”

“其次,必须是进士出身。”

“学了教义,儒家的根儿却不能忘却。”

“其三,公平,能一碗水端平五局。”

要求有点苛刻了。

教义好学,让进士钻研教义,都是能学会皮毛的,至于深层次的,则需要经年累月的钻研,但难不倒进士。

“陛下,微臣倒有个人选。”

王复却道:“盛顒,景泰二年进士,其人博闻强记,有辩才,极为善政。”

“若由他来担任宗录司司正,他不止能学会各教教义。”

“还不畏险阻,敢去乌斯贜辩经。”

盛顒?

朱祁钰还真有点印象。

胡濙却道:“老臣有印象,此人是块硬骨头,本是京中御史,如今在浙江,不时传来耸人听闻的奏报。”

原来是他!

朱祁钰的心里人选是周一清。

周一清就是举报宁王谋逆的御史。

“就依王卿所言,调盛顒入中枢,担任宗录司的左司正。”

朱祁钰定下来:“再调江西御史周一清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