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着,整个人装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李二陛下摆了摆手:“让你说你就说,朕自有计较!” 对于长孙无忌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行为,隐隐有些不满。 不过,李二还是很信任长孙无忌的。 虽说这些年长孙无忌因为家族的关系与那些世家走的很近。 但李二相信在大局面前,长孙无忌不会糊涂。 因为长孙无忌是有才华和眼光的,只要自己在位的一天,长孙无忌都不会背叛皇家。 这一点李二陛下绝对自信。 见自己的心思被看透,长孙无忌并不觉得什么,组织了一下思绪以后便开口道:“陛下,在微臣看来,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 “虽然杨帆去江南打开了局面,但以前江南本就属于大唐的事实改变不了,我们不能因为他有功劳就让他在江南称王称霸。” “杨帆不管是作为当朝驸马,还是江南道大都督,他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他永远是陛下的臣子。” “陛下想让他留在江南,那是对他的恩宠和信任,如果不想让他留在江南,想来他也不敢有任何抱怨。” “因此,那些弹劾是不是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如何看待杨帆在江南的行为。” “不过,依微臣看来,虽然杨帆颇有能力,却年轻气盛,朝廷派一个老臣持重之人去帮助他,其实也是为他好,反而能够让朝廷进一步掌控江南,陛下觉得呢?” 长孙无忌对于人心的掌控可以说是达到了极点。 即使是李二陛下,他也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这位皇帝既然动了心思,那他长孙无忌就没必要故意针对和攻伐杨帆。 只是说了这些不痛不痒的话。 这些话虽然看起来不偏不倚,却点中了一个事实。 意思就是说,这个大唐,这个天下都姓李,都是由你李二掌控的。 想不想派人前去江南分权,由你皇帝说了算,其他人都是放屁。 这话虽然听起来平淡无奇,却极大的满足了李二陛下的虚荣心。 一时间,整个人感觉豁然开朗。 对啊! 这个大唐天下都是他李二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何必顾忌什么。 既然觉得杨帆无视皇权是个威胁,那就派一个人前去分权就行了。 心里有了决定,李二陛下整个人轻松了很多。 见此情景,房玄龄不由叹了口气。 长孙无忌对人心的掌控可谓是纯青如火,整个大唐无人能比。 没想到一向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居然被长孙无忌三言两语便带偏了。 见到皇帝有了计较,房玄龄当然不会硬着头再劝。 毕竟,再英明的皇帝也不会喜欢没有眼力劲的臣子。 不过,看来杨帆以后要有挑战了。 果不其然,皇帝犹豫了一会儿,又开口问道:“曾有御史建言,让朕重新启用樊国公段志玄,让他前往江南担任大都督长史,你们怎么看?” 听到这话,长孙无忌直接开口道:“一切由陛下决断!” 说着,缓缓垂下了头。 不过,从他低垂的眼眉里,却不时闪过一丝欣喜。 看来,他们的目的快要达成了! 段志玄此人,无论其带兵作战还是主政一方,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虽然段志玄屡次败在杨帆手里,但却不能掩饰其优越的能力。 更主要的是,若是段志玄能够重新被启用,甚至去江南当杨帆的副手。 依照段志玄的性子,绝对不会放过把他两个儿子弄成残废的杨帆。 即使皇帝可能会严令他不许对杨帆施展报复。 但是面对仇人,哪怕皇帝有御令在先,谁又能够对自己的仇人无动于衷呢? 一旦这两个家伙凑到一起,绝对会有好戏看。 之前杨帆打算要在江南试点经济区,关中士族彻底坐不住了。 他们之前不反对杨帆下江南,那是因为觉得杨帆在江南搞不出什么大动作。 可现在,他们根本不曾想到原来江南的前景会这么好! 海贸的利润谁不知道? 原来是牢牢掌控在江南士族手中,他们关中世家只能眼热不已。 可现在不一样了! 杨帆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