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统得过死,包得过多,毕业生、学校与用人单位不能事先了解、互相选择,容易造成人才配置与岗位的不适应,不利于调动三方积极性。
比如对用人单位来说,只有接收的义务,没有选择的权利。不管是否需要,全部按计划分配,容易在造成人才积压浪费的同时,又难以得到急需人才的指标。
比如对学校来说,统一分配毕业生,隔断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课程的设置和专业结构可以不考虑社会需求,教育效果难以得到实践检验。而对学生来说,一进校门就捧上‘铁饭碗’,成了当然的‘国家干部’,毕业即就业,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分配时处在‘听天由命’的被动地位,无法按自己的能力、特长和爱好选择合适的工作。
所以,就有了双向选择的改革,从而去解决包分配的弊端,让各方都有选择。
甚至于也有学生选择不去国企、研究所、机关单位等,而是选择去民营企业,毕竟民营企业虽然不是铁饭碗,但是往往工资会比较高,也比较自由。
甚至有的学生有野心,毕业后选择创业,去社会闯荡。
但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能够去好的单位自然是最好不过的选择,而盘山集团毫无疑问是最好的去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