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其他类型>嘉靖承明> 第401章 嘉靖收遗孤之利,军户面貌的改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1章 嘉靖收遗孤之利,军户面貌的改变!(1 / 2)

杨一清只得称是,且没再多言。

皇帝嘉靖出钱赡养大量遗孤这一仁德之举,居然还能解决公主选驸马更难的问题,他是没思量到的。

因为他和很多大臣一样,习惯性地觉得,天下俊才多被地方缙绅大户控制在手里才对,就如同天下美女一样,也多在他们手里一样。

但杨一清现在才猛然意识到,如今的陛下有钱,同天下地方缙绅大户一样,也蓄养了不少人,是不怕天下大户卡各个方面的人材输送的。

所以,在人口这方面,天下缙绅大户已经为难不到天子。

张璁这里,则也不由得暗叹如今的陛下到底不愧是英明圣主,知道养孤爱民的正确用法,也知道人才直接掌握在自己手里的重要性。

“还是说说改制和平叛的事。”

“军户核查的事进行的可还顺利?”

朱厚熜这时开了口问起别的事来。

杨一清忙拱手回道:“回陛下,还算顺利,除了叛乱地区还没法派清军御史去外,其他地方的清军御史核查暂时还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这主要是陛下圣明,让他们不敢再胡来,怕陛下也在科举上卡他们。”

“而清军御史们已经报上来的军户情况,也都大体符合我们推测认定的结果,这也是因为陛下圣明,用了试御史制度,协同清军,使得清军御史也不敢乱来。”

“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核查与拨付月粮折色与行饷的事要同步进行,另外,让清军御史和清军试御史会同卫所官收孤,把因为父兄阵亡且绝户或无宗亲领养的的孤儿,不分男女,一律送进京,由天家收养!”

“平叛地区也一样,告诉王阳明,让他督促官军,对因叛乱死难官绅士民百姓的孤幼,务必收集派得力之人递送进京。”

“让他通告参与平叛诸官兵,收活孤之数算救民纪功受赏,以彰朕仁心!”

“一应收孤销,由内帑负责,不额外耗费国帑,让天下臣民务必明朕仁心,为朕降仁施德于民间,不得做冷漠之态,而负朕心也!”

朱厚熜这时则说了起来,且还特地强调了一下,要官僚们核查军户和平叛的机会,为天子收留孤幼。

杨一清拱手称是。

同时,张璁也不禁两眼发红。

他固然知道天子动用国家力量收留孤幼,是有自己的企图,但一想到天子现在能有财力做这事,也愿意做这事,还是情不自禁地颇为感动。

因为他所希望的就是看见君王能成仁德之君。

而且,张璁也知道,如今天下虽然有国初太祖高皇帝要求设立的养济院,但因为地方财政不足加上吏治腐败,使得养济院救济孤幼的福利功能已远不如国初,如今也真的只有靠天子收养,才能极大解决天下孤幼生存艰难的问题。

被派到南京池河营的军户李忠,刚刚领到了他这个月的行饷。

足足两块银元。

这让他不由得倍感高兴。

更让他高兴的是,他已经收到他弟弟李义托人带来的口信,而知道,朝廷现在对军户进行改革后,他弟弟这样的余丁,真的没有再服军役以外的所有差役,而且也真的拿到了他和他弟弟自己的月粮,还在家里垦了荒;

另外,他还得知,已经有媒婆愿意给他弟弟说媒,只是他弟弟要他这个哥哥先娶了嫂子他才愿意娶,而媒婆表示也愿意给他哥哥说媒,且说现在百姓都愿意把女儿嫁给军户,所以现在就等他服军役结束后回家托人说媒娶妻。李忠对此生出无限期许。

在他记忆中,他这样的普通军户很难娶妻的。

别说民户不愿意把女儿嫁给军户,就是军户的人,也不愿意把女儿嫁给军户。

所以,李忠这样的普通军户,只要没有投献为奴,很多都会成为“大龄剩男”。

反而是投献到大户为奴的军户,往往会娶妻生子,靠着主人的恩赐,得一个主人没看上的婢女,然后生儿育女,虽然这样剩下来的子女还是会为家奴,但好歹也是传宗接代了。

在这个农耕时代,传宗接代自然是比投献为奴更重要的。

所以,这也就进一步造成,大量军户沦落为势豪之家的奴隶。

而现在,因为军改,让李忠这样的军户负担大减、收入大增,不用投献为奴,就能娶妻生子,他自然会因此生出无限期许。

李忠摸了摸腰间藏着的两块银元,就把胸膛挺得更直了些,而咧嘴面向了秦淮河上的朝阳,且也认真地打量着每艘过境的船只和每个过境的人。

他已经打听知道,他这样的普通军户如今能有这样好的改变,皆因为当今天子敢于革新除弊,但也正因为天子敢于革新除弊,才会有势豪之家背叛天子、不忠不义,而在江西作乱,乃至将来还会学昔日的宁王来打南京。

所以,李忠很积极地履行着自己参与守卫南都秦淮河一带的责任,而不让叛贼的细作真的有机会混到了这里来。

“建阳卫的军丁兄弟们!”

这时,李忠的总旗也是同乡王江这时走过来喊了一声。

李忠就忙持着大铁枪,同建阳卫其他服役的军丁一起转过身来,看向身着布面甲的王江。

王江这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