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其他类型>嘉靖承明> 285.第284章 刘文泰之后被剐,新的竞标制度!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85.第284章 刘文泰之后被剐,新的竞标制度!(1 / 2)

第284章 刘文泰之后被剐,新的竞标制度!

碧蓝的天空下。

朱楼黛瓦环卫着的西市牌楼周围。

交头接耳的普通士民们,的确如过年一般高兴。

确切地说,他们现在比过年高兴。

因为这对他们而言。

这真的是已经百年未遇的快事!

当然!

这些叫好者,不是因为杀人了而高兴,是因为国法被尊重,自己因此看到了一丝公正和希望而高兴。

毕竟这次被处死的不是一般人。

如果说,被处死的是普通百姓,一般都会有人怀疑是不是有冤情或者有值得同情的地方。

所以,普通士民们,对百姓受刑,反而不太有兴趣。

甚至,许多人还会觉得厌恶,说朝廷怎么动不动就杀人,一点也不仁道!

但眼下,被处死的是谢丕谢正这样的顶层衙内、是刘朴这样的清贵人物。

自然就没人会怀疑,这里面有什么冤情,或者有什么值得同情的地方。

当然不会怀疑!

毕竟脑子正常的都知道,这样地位崇高的人,只可能去冤枉别人,不可能被别人冤枉,连皇帝都难冤枉他们!

甚至,更不可能被治罪,而被治罪,也往往意味着是犯了比所受之刑更严重的罪。

所以,没人会因此同情谢丕他们,只是在高兴之余,觉得意犹未足。

事实也的确如此,尽管朱厚熜要严明法纪,以彰皇权,但谢丕谢正所受到的刑罚,相比于他们所犯的罪,其实并没有做到绝对的依法处置。

没办法!

绝对的公正很难实现。

何况,大明本质上就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帝国。

这就注定,地位越高的人,会在刑罚上更受优待。

当然,普通士民内心自然是希望朝廷再严一些才好。

因为他们不怕法度被严格执行。

他们只怕礼法被严格执行,更怕法度对下严格执行,对上不严格执行。

哪怕是小地主和庶民地主出身的寒门士子也是如此。

所以,他们很多都怀念洪武时代。

比如历史上的海瑞。

尽管,洪武时代对文人其实并不友好,但他们现在只感受到眼下法度对上如虚设之痛苦。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

同谢迁一样不高兴的人还有很多。

不高兴的自然是清流们,尤其是翰林出身的清流们。

他们不少人因此胆寒,知道自己考得好,才学高,并不意味着自己可以在国法上可以恣意一些。

但这也让他们更加发现,强调礼制比强调法制的重要性。

讲礼,话语权自然在他们手里!

他们可以引经据典地论证为何清流要优待。

这样他们就可以凌驾于国法之上;

但讲法,话语权却不在他们手里。

而是在,唯一有权修改律法,和解释律法,以及法外施恩的天子手里。

且说!

三法司接下来变得非常忙碌。

因为要被审讯定罪处刑的凶犯,不只谢丕、谢正和刘朴三人。

以李昀和李旸两兄弟为代表的原英宗朝大学士李贤家子弟。

以刘应槐为代表的原宪宗、孝宗朝御医刘文泰家子弟。

以鲁诚、马樾为代表的企图发动兵变的卫所世袭军官们。

还有杨宏、张奎这两不肯配合原漕运总督吴廷举镇压兵变的高品阶武将。

这些人都要在三法司过堂受审,然后被定罪处置。

最终。

李昀和李旸因为主观上谋害太医、操纵天子,属于谋大逆之罪,故凌迟处死。

而刘应槐作为直接谋害太医,参与图谋操纵天子的从犯,也属于谋大逆之罪,也凌迟处死。

鲁诚、马樾等发动兵变的卫所军官自然也属于谋大逆,故也凌迟处死。

而杨宏和张奎属于抗命,而非谋大逆,但念在昔日漕运有功,属于八议议功之列,也就被改判流放东莱。

李昀和李旸被凌迟处死时哭的很惨。“痛!”

“痛啊,陛下,我们错了!求您高抬贵手,看在家祖的份上,饶了我们吧!”

李昀因而哭喊了起来。

对于他二人而言,他们都没想到,自己作为大学士之后,会有这般结局。

刘应槐则更加悔恨不已,在受剐时只大喊自己错了。

但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很委屈,因为他爹医死了皇帝都不用被凌迟,偏偏他只是毒杀了御医就要被凌迟。

鲁诚、马樾等在被剐时则是大骂郭勋,因为郭勋太过忠诚,没有站在他们这些世袭卫所武勋这边,才让他们兵变失败。

不过,这一系列处置,算是真的巩固了皇权。

因为这次的事意味着无论是清流门第、还是世袭武官,只要涉嫌谋大逆,就会遭到严酷处置。

天下权贵豪绅因此也不得不收敛一些。

但普通士民却因此燃起了更大的希望,而更积极于生活与生产来。

不能小看,这种严格执行律法,进而严肃打击犯罪权贵豪绅,对促进生产力的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