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其他类型>嘉靖承明> 252.第251章 罚铜,罢首辅!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52.第251章 罚铜,罢首辅!(2 / 2)

。”

张璁和王阳明拱手称是。

工部尚书童瑞这时则站起了身:“工部误信下面官员所奏之事,而上题本说去年竹木岁入大增,又对竹木大量走私之事没有及时察觉,实在是有负皇恩!而臣身为工部尚书,难逃其责,故请陛下罢臣之职,且治臣之罪!”

“身为工部尚书,是有所不谨,但对竹木大量走私有所失察还算不上。”

“所以,罢职就免了,改为罚俸一年!今年奖掖诸补贴也别想有了。”

朱厚熜看了童瑞一眼,说后就也站起身来,背着手走到了殿门处,迎着外面的清风,看着殿外明月,而道:“倒是谢家,私藏金丝楠木等名贵竹木,还涉嫌走私,诸卿以为当如何处置?”

费宏这时起身言道:“陛下,少傅谢公有请罪奏本呈上。”

朱厚熜问道:“他在奏本里怎么说的?”

“他说,因奉祖命,与其弟谢迪异爨而居后,就没再过问谢迪一家的事,故就疏于劝教,使之犯下如此大罪,甘愿伏法受株!”

费宏答道。

朱厚熜接着又问着费宏:“所以,你是怎么看的?”

“臣认为,谢公毕竟是天下德高望重之元老大臣,若真因其弟而株连其罪,实在是有损朝廷仁德之念,只当抄灭谢迪家产入官,收押其家人予以惩治为妥,至于谢阁老一家,宜当宽宥。”

朱厚熜听后就又问着毛纪:“元辅对此怎么看?”

“此事与其说是怪谢公,不如怪臣这个首辅没有做好,才让势豪大户罔顾国法,走私猖獗,进而牵累元老,也让陛下为难!”

“臣自劾乞去,伏请陛下准予。”

毛纪这时则直接把罪责怪到了他自己身上。

朱厚熜想了想就道:“准!元辅且自拟罢职之旨吧,让费阁老接过元辅之职。”

“臣谢陛下隆恩,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费宏这时忙匍匐在地,叩首答道。

毛纪也叩首谢恩。

“虽说谢公作为两代先帝所倚重的元老大臣,有功于社稷,是当宽宥,但其弟毕竟事涉谋逆大案,不能不问其罪,若用刑是不能彰显朕仁德之心,且仿古法,改罚一千锾铜。”

朱厚熜这时则提起了对谢迁的处理决定。

《尚书·吕刑所载“五刑之疑有赦”,均可折为赎刑。赎刑因而开始制度化。

按照该书记载:凡适用五刑有疑义而应予赦宥的案件,可分别缴纳一百锾,二百锾,五百锾,六百锾,一千锾铜以赎免应处肉刑与死刑。

谢迁因为其弟涉嫌走私和藏匿金丝楠木这样的大案,自然是要顶格处罚,罚一千锾才恰当。

而一锾相当于六两。

现在天下缺铜,且好铜多被用来做祭器或存于家中,唯有劣铜才被用作钱币交易。

所以,罚六千两铜算是比较重的经济处罚。

但朱厚熜想着待将来真的在海外开辟出大量铜矿,只怕再罚铜赎刑就有些不适合了。

当然,这是将来的事。

朱厚熜现在这么说后,费宏、杨一清等文臣自是称赞天子慈恩深厚、英明天纵。

而朱厚熜对此只是微微一笑,然后问着王守仁:“大学士廷推出来了没有?”

吏部尚书王守仁这时奏道:“回陛下,廷推已经出来,主推谢迁,陪推王鏊、林俊、王琼、石珤、贾咏。”

“起复王鏊、林俊、王琼三人入阁。”

朱厚熜吩咐了起来。

谢迁在这次朝廷要准备大造战船的事件中如此不配合,没有被处死已经算万幸了。

朱厚熜又怎么可能请他回朝任阁臣。

至于王鏊能回来,自然是因为这次南直的确出了大本钱。

为鼓励这种行为,朱厚熜自然是要借此推恩于南直的。

至于王琼嘛,朱厚熜让其入阁,也是早就打算好的,为的就是让其帮自己统一官员们的政治主张。

王守仁这里拱手称是。

于是,内阁接下来便降谕旨,起复这三人为阁。

杨廷和很快也知道了王琼入阁的事,而因此病中惊坐起:“内阁为何会同意,六部九卿为何会同意?!”

“不行!”

“我得上本,谏阻此事!”

“王琼入阁,如要我命!”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