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其他类型>嘉靖承明> 218.第217章 处决寺院地主,官府不看乡宦脸色!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8.第217章 处决寺院地主,官府不看乡宦脸色!(2 / 3)

近的田,也大半都是寺院的田,所以,他家当年租佃总是会租佃到寺院的田,借贷也总是会借的是寺院的债,使得他现在看见这元觉寺,就仿佛想到了家乡,想到了自己在家乡的那些苦日子,以及自己父母在和尚面前苦苦哀求的场景。

现在受观风整俗使严嵩所办《湖广新报的影响,他本能地开始确信,自己父母日子难过,自己也因为家贫不得不去当边兵,就与这些侵占大量田地而不纳粮纳差的寺院有关。

所以,马继贤很愿意执行上面安排的这个任务。

啪!

一紫砂壶突然随着一道院门的打开,而直接朝马继贤迎面飞了过来,打在了马继贤坐骑的眼睛上。马继贤坐骑因而嘶鸣了一下,腾起了四蹄,接着就在马继贤的控制下,与紫砂壶几乎同时落地。

“狗官!”

一身着锦袍的读书人站在院门,沉着脸,两眼恶狠狠地盯着马继贤,其身后还跟着一脸慌张的仆人。

元觉寺作为大寺,寺内很多僧侣都是大地主,也就会养家室在寺院附近。

整个元觉寺附近的屋舍院落其实都是寺内和尚们在寺外真正的家。

他们在这里安置家人,也蓄养婢仆,甚至还会培养自己的孩子读书,走科举路线。

这读书人便是一僧人的孩子,如今已进学,身边也有几个婢仆伺候。

但他明显是很痛恨马继贤这些巡检官兵来抓他父亲,清查这里的田,也就不顾家人婢仆的劝阻,才冲了出来。

马继贤则沉声道:“袭击巡检官兵者,杀无赦!把他抓过来!”

这读书人也就被巡检司的兵抓了来。

而这读书人则在被抓来后对马继贤冷笑说:

“你们以为我怕你们吗,我已中第,是县学生员!没看见我头上方巾吗?!”

“头儿,可能真是个相公。”

马继贤身边的人问了一句。

马继贤沉默了片刻,看了一眼前方的巍峨壮观的元觉寺。

他不希望因为一个生员就阻挡了他去元觉寺的路。

雪是下的越来越大,而这读书人的嘴角也翘得越来越高:“不敢了?不是说杀无赦吗,有本事就动手啊!”

噗!

马继贤的刀不知何时已脱鞘,没入了这读书人的胸膛。

刀尖顷刻间被染红。

血沿着刀刃,滴落在雪地上,如颗颗绽放的红梅。

这读书人惊愕地看着自己颌下的刀,嘴里开始呛着血:“你真敢啊!”

虽说,巡抚早就下了明令,这次行动是处理谋反乱党,故即便士人阻挡也杀无赦,但马继贤也没想到他会这么急切地杀了这生员,而没有再宣示一下巡抚的命令。

他当时只是觉得,他如果不杀了这人,不进入元觉寺清查,他就对不起自己父母,对不起自己这一辈子所吃过的苦。

尽管,这读书人跟他素不相识,但在这读书人嘲讽他的时候,他却仿佛跟这读书人有着几世的血仇,而也就不再顾及一切。

待马继贤拔出刀后,前面元觉寺周围的巷道内,已冲出了大量武僧。

这些武僧皆持着铁枪,且各个面色狰狞,明显是要与官军拼个你死我活。

他们都是该寺蓄养的壮勇,平素替寺院收租、管理佃户,在利益上和寺院地主们是一致的。

而这次元觉寺住持空敬还许诺他们只要消灭来犯官军,就每人给三十亩田,阵亡者还额外给家人五两抚恤银。

五两抚恤银在这个时代已属于很高的抚恤金。

要知道,万历三大征时期的明军阵亡抚恤金也才三两银子一位。

这也就是寺院地主素来富足才会给得起五两。

而正因为此给五两抚恤银,这些武僧也就都愿意卖命,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和寺院地主利益上也是一致的。

嘉靖帝朱厚熜下旨要在湖广试点整顿寺院庙观、还要征收他们的功德钱,几乎与灭佛无异,自然也就会引起激烈对抗。

毕竟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在这些经营土地多年的寺院地主和依附他们的势力看来,他们拥有这些利益已是理所应当,朝廷要夺走他们利益,等于是不让他们活。

马继贤这里见此立即退了回去,且取下了三眼铳。

他身后的骑兵也都取下了三眼铳,先朝冲到近前的武僧放了铳,然后就冲进阵营中疯狂砸了起来。

步卒更是开始通管灌药,同时点燃火绳,且组成多线阵,在骑兵退回来后,对准了这些武僧。

砰砰!

不多时,炒豆子的声音响起,这些武僧纷纷倒在地上。

白色烟尘也在这时笼罩了整个街道。

待烟尘散去后,马继贤带着巡检司的官兵踏着满地的尸首走了来,一步步向元觉寺的正门走了去。

在走去的时候,偶尔四周也有房舍内的暗箭或寺院私藏的火铳袭击,但都影响不大,被巡检司的官兵轻松予以处理。

毕竟巡检司的官府力量,装备更加优良,巡检官又都选自军勇,也更有作战经验,所以这些平素看家护院或欺压百姓还行的僧人武装也就还是占不到便宜。

马继贤进入元觉寺后,就看着寺内更多的僧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