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只在被拖出去时,不停地喊了起来。
永福长公主没有说话,只躲在屋内,捂住了耳朵。一个时辰后。
啪!
啪啪!
随着一连串杖责声传来。
段玉红等就被打死在诏狱那无尽的黑牢里。
“朕早就觉得这公主教引制度有问题,但偏偏这些日子竟顾着前朝的事去了,又觉得推行上百年的制度总有他的道理,不认真调查一下,也不好擅改,但现在想想,有些弊病虽然影响的人不大,但对被影响的人而言,却是拖不得要命之弊!”
“是朕疏忽了!”
“黄锦,传旨司礼监,以后不再设教引女史,驸马见公主不必再通报。”
朱厚熜这里则将永福长公主和驸马沈学礼带回了宫内,且提起了公主教引制度,然后对黄锦吩咐了起来。
黄锦拱手称是。
永福长公主和驸马沈学礼听了则欣喜不已。
而朱厚熜这里就对永福长公主和驸马沈学礼说:“赏银的事,朕打算改成拨成低息贷款给你们,就以年利三十取一的收利。”
“陛下,赏银本就是夫人逼的,我可以不要了。”
永福长公主说道。
朱厚熜背着手道:“皇姐既然上了本,朕就不能真的什么都不给,毕竟天下所有皇亲国戚都看着呢,只是朕不能直接给,这样会坏了国家大计,而如只是给低息贷款,则反而不是坏了国家大计,是有助于国家大计!”
“驸马应该明白,一旦将五十万银元以三十取一放给你们,你们拿去哪怕以二十取一的方式放贷,能带来什么意义。”
朱厚熜这么说后,沈学礼则拱手道:
“陛下圣明!这样的话,自是大为助农!”
“毕竟天下百姓缺钱久矣,尤其是北方!”
“偏偏很多时候,百姓也的确需要钱,比如需要出远门如去县城买耕牛的时候,总不能真带着一大包米袋子,也就只能去借贷,以至于乡绅豪右所放利息奇高!”
“没错!”
“所以,朕到时候会给你们低息贷款,但不会直接给赏银,驸马你就预备着这事。”
朱厚熜说道。
“是!”
在这后不久,紫禁城就进入了夜幕。
朱厚熜也如约在清宁宫设下便宴,招待了永康长公主和驸马崔元以及永福长公主与驸马沈学礼。
永康长公主是明宪宗次女,乃朱厚熜姑母。
而其驸马崔元也因在迎立朱厚熜时,没有赞成毛澄所持让朱厚熜从东安门以皇太子礼进京的主张,而被朱厚熜在去年五月加封为京山侯,管宗人府事。
当然。
朱厚熜如此推恩于他,也有让他支持自己改制之意。
而现在。
朱厚熜宣他和沈学礼来见自己,则是为清丈复核一事。
因是便宴,所以也不是特别丰盛,与家常宴席差不多。
朱厚熜在吃了些宫里特制的霜麻兔和两碗菱米粥后,就先对永康长公主与驸马崔元提了一下不再设教引女史的事。
两人也很是高兴。
朱厚熜接着又开口对二人说道:“朕有意,让姑父和沈驸马将来负责清丈复核之事,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崔元和沈学礼皆大吃一惊。
“你们都知道,眼下在东南的清丈,负责的是勋贵武定侯郭勋和朕调给他的兵马。”
“但复核清丈这事,自然不能再交给他,也不能交给地方官吏,以免地方官吏与地方豪右勾结,故意说清丈不对。”
“这事也就只能再派你们这些国戚带国子监的学生去。”
朱厚熜说道。
崔元这时不由得道:“可是驸马不能干政。”
“这不是政事,这是临时差遣,复核完就回来,就跟让你们代朕去祭祀一样。”
“毕竟按照太祖所定清丈之制,也就十年清丈一次,相当于让你们十年去地方复核一次,也不用长期待在地方。”
“也正因为你们不长期待在地方,平时也不涉政事,所以让你们领着国子监的学生去,也能更好保证清丈结果。”
“何况,你们毕竟是皇亲,与皇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让你们复核,想必也更认真,也能让朕更放心。”
“再则,以你们的尊贵,地方豪右也不好收买。”
“如此,也能让朝廷有个每十年加封犒赏你们,让你们也能进步的机会!”
朱厚熜道。
崔元听后明白了朱厚熜的意思,而觉得天子说的有理,这事似乎的确只有自己这些人做才合适,而这也让他自觉这样会让自己这些驸马能不再畏惧文官,且因此颇为欣喜,暗想以后哪怕要全国清丈,自己也得支持了!
沈学礼甚至有些兴奋,因为他觉得总算可以继续为朝廷做一些事了。
“陛下说的是,只要圣旨下达,臣自不敢不从,也定认真复核!”
崔元这里先回道。
沈学礼跟着道:“臣也一样。”
“那好,姑父既然管着宗人府,就从宗人府选一些年龄适合和算筹能力过关的仪宾进京,到时候一同参与复核,顺便也看看各地官僚和王府选的仪宾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