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薏苡粥和两个羊肉包子做早膳。
在吃完早膳后,朱厚熜就问着华湘:“你们一般都以什么观星?”
华湘回道:“用浑天仪。”
“用浑天仪怎么看?”
朱厚熜又问道。
华湘回道:“主要用浑天仪里面的窥管,偶尔也会用望远镜。”
“望远镜?”
“你们何时造的此镜?”
朱厚熜听后大为惊讶,顾不得接过王春景手里的清茶漱口,只起身走出中殿,来到了他面前来。
“回陛下,不是臣等造的,是自唐末以后便有。”
华湘回道。
朱厚熜更加好奇:“真的?”
“回陛下,《纂异记就记载:黄巢陷京城南,唐王氏有镜,六鼻常生云烟,照之,则左右前三方事皆见。王氏向京城照之,巢寇兵甲如在目前。”
华湘回道。
朱厚熜忙对麦福吩咐道:“去取此书来。”麦福拱手称是。
当晚。
朱厚熜还特地来了钦天监。
当他看见钦天监天象台上的浑天仪和浑象仪时,就被这两个散发着机械感与金属光感的仪器给吸引住了。
朱厚熜就让华湘教他用窥管观星。
华湘便教了他。
朱厚熜看了看后,就不由得暗自称道:“这才是天子该有的玩具!”
随后。
朱厚熜就让华湘给他看望远镜。
他是真没想到唐末以后的古代中国就有望远镜。
这自然跟他知识面不够广有关系,也跟科学仪器的发明在古代中国不是主流所以不受重视有关。
毕竟连苏颂等发明的富含机械钟原理融合观星、记时、天体演示为一体的水运仪象台和多人纺织的水力大纺车以及远洋航船技术都能失传,何况其他技艺。
“看的还不是很远,应该改进。”
朱厚熜在试了望远镜后就又问:“你们钦天监可还有什么厉害的仪器?”
麦福在一旁听后有些惊讶,因为他没想到自家皇爷对这个也会这么好奇。
而华湘也同样惊讶。
同皇帝突然单独召见他这个钦天监时,他就为此大为惊讶,他没想到天子对天文也这么好奇。
现在天子又问还没有什么厉害仪器,他自然得想办法让天子满意。
所以,华湘就回道:“臣仿造了个唐时的水运浑天仪,敬献于陛下。”
朱厚熜便让华湘带他去。
华湘就带着朱厚熜到了他的钦天监掌监值房,给他看了自己的水运浑天仪。
朱厚熜发现这水运浑天仪是靠水利驱动,关键是有齿轮带动,犹如天文钟。
朱厚熜便问道:“此浑天仪为何没代替眼前的?”
“回陛下,此浑天仪虽以水力驱动,但不及郭守敬将浑天仪和浑象仪分开后的测量准确。”
“真正准确的还是宋时苏颂所造水运仪象台,但这个臣目前还造不出来,只造得出来唐代的。”
华湘心潮澎湃地回答道。
他预感到天子对这方面是真感兴趣。
朱厚熜道:“水运仪象台?”
“是的,陛下,臣有其所传手稿图册。”
华湘回道。
朱厚熜便让华湘给了他。
朱厚熜看后,瞬间就被图册上面的各种齿轮和传动装置吸引住了,淫心肉欲也早已被冲淡不少,而忍不住伸手摩挲着图像:“真是壮观啊!”
“你现在的加官是什么?”
朱厚熜问了华湘一句。
一般钦天监掌监监正到一定资历后会加官各寺少卿乃至侍郎,有得圣宠的甚至会加到尚书。
华湘听后忙激动不已地道:“回陛下,臣现在忝为光禄寺少卿!”
他知道,皇帝这是要给自己升官,所以就内心激动不已。
朱厚熜听后则对麦福吩咐说:“传谕内阁,钦天监掌监华湘献图有功且为监事甚勤,加官工部右侍郎!”
“臣谢陛下隆恩!”
华湘忙跪了下来,大拜在地。
朱厚熜则让他站起了身,嘱咐说:“让你加工部右侍郎官,也是要你务必召集工匠把水运仪象台造出来,即便一时造不出来,也可以先借此原理造个记时装置出来,这个记时装置尽量小,以机械齿轮和机械传动为主,姑且以机械钟称之,精度要尽量高!”
“若事成,朕会不吝封赏。”
朱厚熜说道。
华湘忙拱手称是,一脸奋意。
因这晚天色的确不错,满头星辰,璀璨如漫天萤火,朱厚熜便继续用浑天仪看起星辰来。
钦天监监副韩昂则在一旁看见此情景后,于当晚回家时,就来了大学士蒋冕这里,向蒋冕告知了今天的事:“陛下今夜在钦天监观星许久。”
蒋冕听后不禁拧眉沉思说:“也就是说,陛下喜欢看看星星?”
“我也不知道,但陛下今日明显在钦天监龙颜大悦。”
韩昂回道。
蒋冕道:“你先回去,继续看看,看看陛下是不是真喜欢看星星,还是只一时兴起!”
“是!”
外朝官员一直都很关心朱厚熜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