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其他类型>嘉靖承明> 第141章 严嵩:为陛下尽忠有什么错?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1章 严嵩:为陛下尽忠有什么错?(2 / 3)

“杭雄既已不愿,则战机已失,你再去,只会遇伏。”

王宪则在这时苦笑着回道。

严嵩听后颇为不解,很想问王宪为何觉得杭雄不去就会中伏。

但他在想了想后,就又明白了过来,认为应该是杭雄既然不听命,那就会故意让别人也打不了这场胜仗。

“难道这事就这么算了?”

严嵩不禁暗自问了这么一句,然后就看向王宪。

但严嵩发现王宪这时竟然在暗自冷笑。

这让他很是不解。

王宪这时也突然抬头看向了他。

严嵩慌忙拱手:“部堂!”

“你去找杨中丞,议一下今年军饷折银的事。”

王宪说着就问严嵩:“知道怎么议吗?”

近日。

大同巡抚杨尚学上报王宪,提到大同粮市比以前繁盛许多,提议增改军饷为折色。

这种事,自然需要督粮饷的郎中严嵩的参与。因为严嵩是代表中央朝廷来边镇监督粮饷的。

所以,王宪才会在这时问严嵩。

严嵩想了想道:“自然是当考虑粮价浮动,让士兵在军饷折色后,也不因粮价在高峰期而饿肚子,进而使边兵不满!”

“错!”

“就应该让他们不满!”

王宪直接否定了严嵩的提法。

严嵩倒也不生气,而是恭敬地作揖道:“请部堂赐教!”

“你如果在边镇多问问底下的军士,就会知道,能拿到饷银的,到底是朝廷的边军,还是边将的家丁!”

“所以,你以为你是在为士兵考虑,你其实是在为那些跋扈目无朝廷的边将考虑。”

“你这样做倒是笼络了边将,却是在拿朝廷的银子养藩镇!”

王宪的话,让严嵩哑然不语。

严嵩思索了一会儿,才道:“部堂,卑职这样做,边将们会闹兵变杀了卑职吗?”

“别人或许不会。”

“但你严惟中就难说了。”

王宪笑着说道。

严嵩听后面色顿时僵住。

接着。

严嵩果断匍匐在王宪面前:“还请部堂救卑职!”

“卑职纵然在御前举荐部堂是未虑及部堂年迈不堪劳累,但是,卑职也是部堂所荐,卑职真若丧于骄兵悍将之手,部堂也无法向陛下交待呀!”

严嵩痛声说道。

严嵩知道王宪就是恶自己在御前给他坏了事,要收拾自己一下,想看自己哀求他的样子。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严嵩也没犹豫,便就按照王宪想看到的样子,哀求起王宪来。

王宪看了严嵩一眼。

心情大好。

他没想到这个严嵩能屈能伸不说,还真能找到救自己的关键理由。

于是。

王宪也就语重心长地说:

“你想进步,想得圣宠,乃人之常情。”

“我也并非真的迁怒于你。”

“我举荐你来我身边督粮饷,也是有意历练你。”

王宪说着就让严嵩先起身,然后看着严嵩笑道:

“但是你应该知道,取媚天子固然能进步更快,但也会得罪许多人,所以,从你举荐让我来总制三边开始,你就得罪了许多人,而且不是得罪了我,是得罪了护礼那一派,他们在边镇也有人,这个杭雄八成就是他们那一派的人,所以如果有机会煽动兵变,让乱兵杀了你,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卑职知道。”

“但卑职忠于天子,为国谋事,能有什么错?”

“素闻部堂才略过人,能救善类,还请部堂卑职,卑职日后定感激不尽,不忘部堂之情。”

严嵩故作一脸惊惶地回道。

王宪听后更加受用,也对严嵩开始掏出心里话说:“陛下派我来总制三边,是要我打个漂亮的胜仗,给他的新朝添喜。”

“这个任务完不成,陛下是不会放过我的。”

“而要完成这个任务,现在看来,关键就在你,你只要按照我的意思做了,你的命自可保住,兴许还会有大的前程,我也能完成陛下交给我的任务。”

王宪这么说后,严嵩也有些回过味来,道:“部堂的意思是?”

“不可多言。”

“军机需谨慎!”

王宪回道。

严嵩只得称是。

接着。

严嵩就去了大同,见到了大同巡抚杨尚学,与大同巡抚杨尚学一起将大同边饷折银定为六钱一石。

杭雄和柳镇麾下家丁果然不满,纷纷来找杭雄控诉。

杭雄也因此和柳镇秘密商议起来。

“这京师来的严嵩是真不懂边镇粮价起伏很大,还是故意激怒边卒?”

柳镇不由得问着杭雄。

杭雄道:“无论是哪种,皆可以借此机会杀了这严嵩,给朝中那些主战的议礼派一点颜色看看。”

柳镇点头道:“那好,我派人去联络吉囊,让他到时候接应我们兵变后的乱卒。”

杭雄颔首。

对于杭雄和柳镇这样的老边将而言,如何发动兵变,乃至借助虏寇对兵变进行善后,早已是驾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