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其他类型>嘉靖承明> 第64章 贺表得上,皇恩得报!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贺表得上,皇恩得报!(1 / 2)

第64章 贺表得上,皇恩得报!

梁储这么问了一句后,杨廷仪当场哑住。

“什么贺表?”

梁储则起身信手往外走去。

“二十余万军民得以安置的贺表,所有人必须得上!”

自从朱厚熜向内阁抱怨只有罗钦顺、张璁、江汝璧上贺表后,梁储就记住了上贺表这件事。

因为他素来是一个很愿意记住别人有什么需求的人,尤其是他需要尊敬的君主父母。

另外,他知道,君王也需要一份肯定,才会积极地继续做利国利民的事。

所以,他也就会在这时说,所有人必须得上贺表。

杨廷仪这里在回来后就将他见梁储的事告知给了杨廷和。

“他不肯升走大冢宰,说官怨沸腾不可怕,只要不民怨沸腾就行。”

“他也依旧对护礼的事闭口不谈,只让我上贺表。”

杨廷和阴冷地笑了起来:“好个梁顺德,他是真惜身啊!”

“爹,这贺表,我们不能上,谁都不能上,要上也应该等大礼定了之后再上。”

杨慎这时说道。

杨廷和则点了点头:“那就要让所有人知道他梁顺德借贷内帑的事。”

杨廷和说后就看向杨廷仪:“廷仪,你也学那《育民报,带着廷宣也去办个这样的报,把梁顺德不敢得罪内臣,一味要求百官行谄媚之举的事痛批一番,这众论物议上的较量,我们不能输!”

杨廷和弟弟很多。

一共六个。

现在与他同住京师的就有两个。

但只有他四弟杨廷仪在朝为官,他五弟杨廷宣如今还未中第,所以只留在京里,等待明年的恩科。

“好!”

“我这就去办。”

杨廷仪这里颔首答应着。

但杨廷仪在回了自己的院中后,并没有立即安排人去办报,而是写起了贺表。

倒是杨廷宣因为知道了杨廷和要他和杨廷仪一起办报的事,来了杨廷仪这里:“四哥,我来找你问办报的事。”

“等我把贺表写完。”

杨廷仪回道。

“贺表?”

“大哥不是说不能上贺表吗?”

杨廷宣不禁问道。

杨廷仪语重心长地对杨廷宣道:“贺表得写,皇恩得报!”

杨廷宣更加不解。

杨廷仪则停笔对杨廷宣解释说:“你想,得罪亲兄,他是灭不了我们九族的,但得罪天子就不一样,那是真能灭我们九族的!”

杨廷宣这才明白了过来,连连点头:“那我们办的这报,如何才能不得罪天子?”

“那就别跟这《育民报学,首先,别去请举人以下的人写直白文章,其次,只请士人在这上面刊载见闻,这样的话,朝廷自然知道,我们只是转载士论,没有别的心思。”

杨廷仪说道。

杨廷宣“嗯”了一声。

而杨廷仪则在这不久后,就写好了贺表,且交了上去。

眼下,已经有陆陆续续地开始有大臣向朱厚熜上贺表。

最先是内阁阁臣。

接着是九卿。

然后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这些衙门的官。

朱厚熜一时间也就收到了许多贺表。

这对朱厚熜而言,是对官僚们的一种服从性测试。

就像杨廷和这些官僚会在他入京时对他做服从性测试一样。

这种招数,不能只准杨廷和等人使用,他这个天子就使用不得。

朱厚熜在王春景给他按摩了一会儿后,就翻阅起了一些贺表,没有急着去见张太后,而等着张太后代她那两个弟弟向他求赐庄田。

“皇爷,元辅求见!”

彼时。

朱厚熜正一边享受着人工风扇吹来的微风一边看着贺表时,值守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秦文来禀报了一声。

“果然是迫不及待。”朱厚熜知道梁储因何而来,也就笑了笑:

“宣!”

随后,朱厚熜就看了满案的贺表一眼。

看在这些贺表的面上,朱厚熜自然没打算食言。

何况,他也希望梁储等人真能改善朝廷财政。

梁储这时走了进来,向朱厚熜见了大礼后,就坐在了朱厚熜面前的圈椅上,双手持着一道本。

朱厚熜瞅了一眼他手里的本:“什么事?”

“启奏陛下。”

“近闻有宣府镇守太监刘祥夤缘内批,侵盗边饷。”

“甘肃镇守太监王欣假贡献而重困边方,引外夷以窥伺中国。”

“镇守湖广太监李镇棰辱知府吴华。”

“阳和天成分守太监李睿,报纳官草,累军采运,侵占庄田,役军耕种,结逆党黄福添等为腹心。”

……

“自各地设镇守与分守太监以来,于国帑增财无几,却敛财害民倍之,更因出于内廷,为天家私人,故风宪不敢问,民亦多责天子不能严管家奴。”

“为保圣德,息民愤,故内阁请陛下下诏撤回各地镇守太监与分守太监,所辟税司与市舶司,改选朝廷正途之官掌理,上增国帑,下安黎庶。”

梁储这时跪在地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