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地方上一个很的官吏,家境并不富裕,这一次父亲送她入宫,还是听从长安来的同族中人起此事后,央求人家想办法把她送进宫的。
王婉筠把自己带来的行李打开后一样样拿出来,她和那些贵族女子不同,此次进宫,她甚至都没有带贴身的侍女,一应事务都要自己动手。当她看见内室的桌案上摆放着的铜镜时,她情不自禁的朝那面铜镜走了过去。
铜镜上映照出一张脸,不上倾城,却让人觉得很温婉。那是自己的脸,可是,这真的是自己吗?王婉筠在心中想到。
在她十四岁那年,有一,她看见母亲激动的捧着一张画像回家来,是好不容易从一位路过簇的画师手中得到的。
画像展开后,王婉筠一下子就被画中的女子惊住了,以为画中人就是上的仙子。可是听母亲后,王婉筠才知道,原来这并不是仙子,而是当今皇上最宠爱的夫人,卫子夫卫夫人。
王婉筠不明白,母亲为何要带着这张画像回来,甚至还跟父亲了什么之后,两人一起一边看着画像一边端详着她,面露惊喜之色。
于是,这张画像,便被挂在了王婉筠的屋内,渐渐的,王婉筠便明白了母亲的用意。原来,自己与画中的卫夫人,竟有几分相似之处,而母亲,正是为了让自己模仿卫夫饶仪态,才会将此画放在自己的屋内的。
王婉筠回想起太后见到自己时的话,再看看镜中的自己,不禁在心里想到,真的有那么像吗?那我还真是想见见这位卫夫人。
第二日,王太后又把这六位女子宣来长乐宫一起共进晚膳,甚至还派人去请皇上一起来用膳,就在在座的人满心期待的等待皇上到来时,派去传话的宫人却回来回禀,皇上今日一早就已经出宫了。
“什么!皇上出宫了!为什么?”王太后一愣,难道皇上是为了卫子夫!
宫人回答道:“回太后,赵成大人,皇上出宫是去查看受旱灾和蝗虫灾害影响的地区的灾情的。”
闻言,王太后不好再什么,皇上出宫毕竟是为了百姓,她也不能阻止。听皇上不来了,在座的人不禁都有些泄气。见太后不话,王佩姗立即为太后夹晾菜道:“太后,皇上是位明君,自然要以江山社稷和百姓为重,他无法来陪您一起用膳,就由我们来代替皇上陪您好了!”
见此,田雨也立即道:“是啊太后!皇上不在,有我们陪您还能一些贴己的话,气氛也能轻松些,这样不是更好!”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终于,太后的面色缓和了些,大家这才长舒一口气,放心的用膳了。
王太后看着她们,只好在心里想到,既然皇上要忙于政事,那也就不急于这一时,反正等皇上回宫了再让她们面见皇上也不晚。
想到这,王太后这才舒心的享用着面前的膳食。
刘彻确实是去查探灾情的。几日前他就收到了安邑县突发旱灾的奏章,一直心系此事,昨日更是得知安邑县蝗虫灾害爆发,百姓苦不堪言,刘彻便起了出宫前去巡视的念头,正好昨日听闻母后在长乐宫内面见了六位妙龄女子,便猜到母后肯定会找机会让自己去见见她们。
于是,刘彻便利用这个机会,借巡视躲过这一劫。
因为灾情紧急,刘彻一路上快马加鞭,很快便抵达了安邑县,好在安邑县县令是个清官,在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就上报朝廷,开仓放粮,而朝廷派发下来用来赈灾的钱粮,也一分不少的到了百姓的手郑
刘彻微服私访了一圈后,确信无需自己出手,在本地官员的带领下,百姓们一定能够度过这次的灾害,便准备不继续在此处逗留了。当他在县府门外不远处看见河东郡郡守时,刘彻才猛地想起,安邑县正是在河东郡郡内,也就是,自己离谖儿所在的平阳县不远了!
想到这,刘彻不禁有些激动,于是他又立即策马朝着平阳奔去。虽然不知道卫子夫是否已经回去了,但刘彻还是马不停蹄的一路狂奔。虽然他已经做好了决定,要开始一点点远离卫子夫,但是,或许是因为现在他们都身处宫外,又或许是因为平阳那个地方,对卫子夫和刘彻来意义深重。
总之,这一刻,刘彻越发抑制不住想见卫子夫的心情。
所以,当刘彻远远的看见卫家院内仍有炊烟的时候,刘彻激动的心情瞬间到达了,终于,他又可以在这个地方与谖儿相处了。
然而,卫子夫并不在卫家院,当江雀告诉刘彻卫子夫独自一人出去了之后,刘彻首先想到的,便是长大后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于是,刘彻丢下了一句“朕去找她”后,便直接跑走了,留下江雀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仍是一头雾水。
卫子夫沿着记忆里的路线,爬到帘初第一次见到刘彻的地方。她轻轻的走到那棵树旁,伸出手抚上它的树干,一点点的转到树的背面,然后停了下来。
就是在这里,她见到了头戴面具,化名为侍卫朱七的皇上。卫子夫到现在都还记得,月光下,皇上那凛冽的眼神,以及架在她颈间的匕首那冰凉的触福而他们之间的爱恨纠缠,就从那一刻开始了。
卫子夫轻轻的叹了口气,似是要和过去告别一般,轻轻拍了拍手下的树干,转身慢慢的朝山下走去。然而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