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七见子夫低头不语,便继续问道:“你为什么不赞成青儿习武,是不想他从军吗?可是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上阵杀敌,保家卫国啊,而且青儿自己也是这么想的,刚刚和他接触了一阵,我发现他有这个赋,他会成为一个十分优秀的军饶。”“我知道我知道我都知道我都知道的”卫子夫喃喃自语,朱七听出了她话语里的隐忍和痛苦,不禁停下来静静等待,等着子夫自己下去。不知过了多久,卫子夫仍保持着低头的姿势,慢慢的开了口:“我知道,我都知道的,我知道青儿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军人,可是,我就是怕”她的声音很轻,似是在回忆,又似在自言自语,“我就是怕有一,他会后悔,会觉得不值得。”
“怎么会?”朱七不解,卫子夫转头注视着朱七十分认真的:“句大逆不道的话,等到青儿长大成人可以从军的时候,太子殿下应该也已继承皇位,纵使青儿屡立战功受到皇上重视,可谁又能保证皇上不会因怕他功高盖主而不再信任他,重用他,不会将他摒弃在一旁?一个一生戎马的人,被迫离开了战场,他还能快乐吗?被自己追随的人所怀疑、抛弃,他还会觉得值吗?”到最后,卫子夫的声音有些哽咽,这些话她在心里积攒了好久,从前世卫青离开她的时候她就想问了,想问卫青,想问皇上,可是,一个已经永远的离开了她,一个已经远离了她,她注定得不到答案。
朱七即使戴着面具也能看出他此时的表情十分震惊,这些话,当真是大逆不道,这是对当今圣上的不敬和对太子殿下的污蔑啊,可是看着子夫从眼角慢慢滑落的泪水,他有些心疼,他没办法对这样的她大声斥责,因为子夫的这些质问他也没有办法保证绝对不会发生,他不知道怎么去安慰她,只能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出来:“虽然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有这些担心,我也没法跟你保证这些事情以后绝对不会发生,但我相信太子殿下的为人,他绝不是个薄情寡义,胡乱猜忌之人,对于忠臣,他绝对会倾心相待,断不会做让臣子对他失望的事的。”
卫子夫看着朱七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很想我对他的了解远比你多得多,可是朱七毕竟是太子的侍卫,出于对太子的忠心自然是要维护他,也许还是太子的刘彻确实是个很重情义的人吧。不过能将一直憋在心里的话出来,卫子夫已经感觉轻松很多了,她淡淡的了句“但愿如此吧”,然后继续手中还未干完的活,朱七见此也不好再什么,只好静静的坐在一旁,两人之间的气氛一时有些微妙。
用完午膳,朱七因为伤势未愈,服完药后便被卫子夫要求去午睡休息,卫长子因拗不过妹妹也不例外,待一切都收拾好之后,卫子夫走出门便看见卫青又坐在院子里看书,脸上的表情十分的专注投入,论谁看来都想不到这么大的孩子在看的是兵书。她慢慢的一步一步走到卫青身边坐下,卫青见来人是阿姊,便抬头唤了她一声,卫子夫笑着点零头,卫青见阿姊不是找他有事,就继续看书了,卫子夫在一旁看着卫青出神,不知道在想什么。
“青儿,你为什么想要从军?”听见阿姊问话,卫青抬头看着卫子夫理所当然的回答道:“因为当兵可以杀匈奴啊!阿姊你不是匈奴人老是侵犯我们吗,为此我们甚至还要送公主去和亲。只要我去当兵了,匈奴人肯定就不敢再来了,我们也不用送公主给他们了。”“可是不用当兵也可以杀匈奴啊?”对于卫子夫的话,卫青困惑的歪着头,“青儿,你知道吗?有一种人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这种人靠的是谋略,不需要上战场,只需在后方出谋划策就可斩杀敌人,你可以选择成为这样的人,一样是可以杀匈奴,保家卫国的。”卫子夫的很恳切,她希望可以改变卫青的想法,从而改变他之后的命运。
卫青皱着眉似乎在思考卫子夫的这段话,卫子夫也不急,就这样等着他,等他自己想清楚,片刻后,卫青舒展眉头,微仰着头对卫子夫:“阿姊,我知道你是担心我,怕我上战场会受伤,可是,比起在你的后方,我更喜欢在战场上奔驰的感觉。虽然兵书上的谋略可以用于战争中,可是战场上风云莫测,谁也不能保证兵书上的那些可以完全适用,只有亲自奔赴战场,体验战场上的变幻,才能做出正确的指挥,而这些都是在后方做不到的。”卫子夫有些惊异的看着卫青,她没想到,卫青竟会出这番话。
原来在不知不觉间,当初那个满身伤痕的孩子已经长大了。
朱七的对,青儿在这方面很有赋,有他在,大汉的江山才得以固若金汤,边境的子民才得以安居乐业。可是,这些,全都是青儿用数不清的伤病和性命换来的啊。这一次,她不想再为了那个人牺牲掉自己的所有,她只想家人平平安安,什么江山百姓都与她无关。“可是,如果你得不到重用,甚至被你所效忠的人猜忌,那你会觉得不值吗?会后悔吗?”卫子夫有些急切的问道,卫青听后眨了眨眼睛,然后露出了令卫子夫这辈子都无法忘记的、纯粹的笑容:“不会啊,因为我问心无愧啊!这不是阿姊你教我的吗?”卫子夫一惊,恍惚间她仿佛看见了年轻时卫青的样子,意气风发的脸上带着同样的笑容,青儿,这就是你的答案吗?卫子夫微微低下头,既然如此,你就继续去追逐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