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他们交给了冯凝香团队。
作为有经验的老农,冯凝香他们会完成得很好。
赵和曦现在拿不准主意的是茭白田里套养的生物:“我们要套养吗?像吕春开他们家那样养黄鳝,还是养点甲鱼之类的?”
卿孟祝:“我再问问。看看哪种养起来比较简单,利润也比较高?”
赵和曦:“那就是黄鳝了,近两年黄鳝的价格水涨船高,尤其是这些半野生的黄鳝,一斤能卖到六七十块,相反,现在养甲鱼的人多了起来,一斤也就四五十块。”
卿孟祝吃惊:“现在的市场已经换过来了吗?”
赵和曦:“是啊,黄鳝不好养,喜欢吃的人又很多,价格就比较贵了。”
卿孟祝立刻拍板:“那就养黄鳝吧。我不懂黄鳝苗,你看着买就行,实在不行我们可以请一个专家指导一下。”
赵和曦:“那我去问问。”
赵和曦还没买好黄鳝苗,他们先去将预定好的茭白苗给提了回来。
吕春开对卿孟祝的本事叹为观止:“卿老板你这眼睛也太毒了,我种茭白种了小二十年都没有你会挑。”
卿孟祝说道:“会员们对我们的菜要求高,眼睛不毒不行。”
吕春开:“那你们也挣钱啊,我听说买你家菜的都是有钱人。”
卿孟祝看着吕春开好奇的表情,笑笑:“有钱人往往更精明,我们想挣那点钱也不容易。”
搪塞了吕春开,卿孟祝继续带着人挑茭白苗。
吕春开家的茭白苗并没有那么多,最后卿孟祝还是去之前看好的那户人家挑了一批。
他们给的价格相对较高,哪怕比较挑剔,农户也挺欢迎他们去挑苗。
种完茭白就要种水稻了。
卿孟祝忙着给水稻育苗,分身乏术,没太多精力管公司里的那批水稻,便让赵和曦他们看着育苗。
公司里的工人们都是老农户,对育苗方面挺熟,不用他事事出马。
他现在将工作重心放在自家田里的水稻种植上,既要保证田里的肥水,又要保证水稻的出芽率,两边都准备好,稻子才能种得比较好。
他现在正往中级种植者方向冲,水稻种植是中级种植者的必备技能,他想在上面取得成就,必须得要多加用心。
卿孟祝这几天都在忙种水稻的事情,根本不在田里露面。
周晏找了他两次没找到人,只好上他家来堵他。
卿孟祝很惊讶:“周哥,你找我做什么?”
周晏无奈:“餐厅马上要开了,不得试菜啊?”
卿孟祝眼睛一亮:“这两天就要试菜吗?”
周晏:“对,不过找你不是为了试菜,是想用一下你家山上的青梅——之前说好有一部分食材会用你家的食材。”
卿孟祝笑道:“我又不会反悔,用就用嘛。是不是要晒青梅干,今年的青梅长得挺好,我前两天上去看,青梅都快有乒乓球大了,晒成青梅干味道应该不错。”
周晏:“后续可以晒一点,不过这次主要想用青梅做道小菜。”
卿孟祝:“青梅鸭?”
周晏:“不是,用青梅做主菜。”
卿孟祝“嘶”地倒吸一口凉气:“那得多酸啊?”
周晏:“是有点酸,不过也比较开胃。你家的青梅能摘了吗?能的话我上山摘一点。”
卿孟祝连忙说道:“能!你尽管上山摘。”
说完,卿孟祝想到自己那一个山头的好东西,又连忙说道:“还是我带你上山吧,山上有点乱。”
周晏也不介意:“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去吧。”
卿孟祝刚下完田,脚都没来得及洗,只好换了双鞋子带着周晏上山。
他家今年的青梅专门修剪过枝叶,埋过肥,产量虽然没有去年高,但是个头比去年的大多了。
现在青梅已经快成熟了,好些青梅慢慢向黄梅过渡,青黄中带一抹红,藏在绿色的枝叶间,显得很诱人。
不过这都是假象,他们只要伸手摘一颗咬下去,酸涩的汁水就会迸溅出来,令人露出痛苦面具。
卿孟祝示意周晏看枝头的青梅:“周哥你要摘什么样的梅子?所有梅子都可以摘,我没有打过药,摘回去就可以吃。”
周晏拉着一根树枝,低头轻嗅了一下青梅,非常感兴趣地说道:“摘那些比较硬,没那么黄的。”
卿孟祝感觉已经开始牙酸了:“那个特别酸。”
周晏:“我知道,酸才有风味。”
卿孟祝:“行吧?那我按你的要求摘了啊。”
第一次用青梅做菜,他们也没摘太多,就摘了两篮。
周晏懒得回厨房,干脆在卿孟祝家做晚饭。
摘回来的青梅,周晏用细盐仔细搓洗干净,然后用刀把青梅拍碎,把里面的核给取出来,再放油、盐和干辣椒丝,就这么生腌。
卿孟祝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青梅腌制方法,感觉十分好奇。
等吃晚饭的时候,青梅已经腌制得差不多了。
周晏将盛在雪白碟子里的青梅端上桌,要求每个人都尝一尝,留下评语。
腌制的青梅还是很好看,青色的梅子肉,红色的辣椒丝,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