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40-250(6 / 28)

家沙沙地割着稻谷,像蚕吃着桑叶。

卿孟祝埋头割着,每割一把都充满着成就感。

因此,有人叫他的时候,他还意犹未尽。

卿孟祝抬头,在阳光下问道:“什么?”

顾本树喊:“柏老先生他们来了,卿总你不是说他们来了就叫你?”

卿孟祝转头看向四周:“来了吗?在哪?”

不等顾本树回答,卿孟祝已经看到了稻田边上几个专家的身影:“我看到了,现在就过去。”

顾本树:“好嘞,那我先过去招待他们啊。”

卿孟祝用胳膊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叫边上的明春晰:“春晰,我们过去吧?”

明春晰放下稻穗,伸手拉他:“先去洗手。”

卿孟祝低头看自己一手泥巴:“我还真给忘了。”

他们去河边洗干净手脚,然后才去专家们那边。

今天来的主要是原城大学水稻研究所的所长柏稳如院士,北城大学的水稻专家成逸筝教授,另外还有他们带来的学生。

他们提前联系过卿孟祝这边,卿孟祝知道他们会来,就是没想到他们会来得这么早。

卿孟祝跟明春晰走上前去,正想跟他们打招呼,却听他们正在聊水稻的内容。

柏稳如:“……我看他们这水稻的抗倒伏性不错,前段时间刚刮过台风,也没有见有倒伏的水稻。”

成逸筝:“可能是选种的问题,专门选了抗倒伏的品种。”

柏稳如:“去年来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们种的水稻有点像青优十九,今年再看,已经看不出什么特征了,不知道是不是专门的品种?”

有学生在后面问道:“柏教授,您去过那么多个省的那么多个试验点,也看不出来吗?”

柏稳如:“看不出来,差得太大了,可能是他们的新品种。”

卿孟祝听到这里,在后面叫了一声:“柏院士,成教授。”

大家听到声音都转过头来。

柏稳如笑着说道:“我们正在聊你家的水稻,说水稻的抗倒伏性,你们有没有专门往这方面培养?”

卿孟祝摇头:“没有刻意培养过,不过我们家水稻的稻秆比较粗壮,抗倒伏的能力比较强。”

柏稳如:“你们家的水稻稻秆是相当粗,看起来非常结实。要是以前我们种的实验稻也有这么结实就好了,也不会因为台风而绝收。”

成逸筝拿着电子放大镜:“你们水稻的空秕率也低,看这个样子应该能控制在百分之零点六七吧?”

卿孟祝摇头:“现在还不知道,得等收了之后拿去实验室分析,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成逸筝非常感兴趣地问:“现在你们已经有专业的水稻实验室了吗?”

顾本树连忙插话:“正在组建,两位这边要是有优秀人才,欢迎向我们这边推荐。”

成逸筝:“也就是说还没有。你们单纯搞种植看起来比我们搞研究还厉害一些。”

卿孟祝谦虚:“也没有,我们只是走不同的方向。”

成逸筝:“真别说,我刚刚仔细观察过,你们水稻的抗虫性,比我们专门定向优化过的水稻华夏三号还强一些。”

以往柏稳如和成逸筝就很欣赏他们的水稻,今天说话格外客气。

卿孟祝猜他们应该会有合作的想法。

在田里巡视了一会,卿孟祝请他们去农庄,边喝茶边聊。

柏稳如和成逸筝都将学生留下来帮忙割水稻,两人去农庄谈正事。

等在农庄的包厢坐下,柏稳如感慨:“我们国内的水稻种植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年轻的时候跟着导师搞三系配套,从琼州到黑辽,一年从南跑到北,又从北跑到南,真是腿都要跑断了。”

卿孟祝给他倒茶:“您辛苦了。”

柏稳如:“能出成果就不辛苦,最怕的是跑来跑去,什么也没跑出来。”

卿孟祝:“现在回顾历史,很明显,您的辛苦没白费,我们现在都在您那代科研人的基础上奋发向上。”

柏稳如笑了笑:“别的不敢说,基础我们是打下了,现在就到你们对水稻的基因组展开研究了。”

卿孟祝跟他们聊了一会儿,大概知道他们过来的目的。

两人都希望祝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能加入到水稻研究当中,比如提供一些样本,参与实验等。

成逸筝给他们介绍自己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我们今年刚通过编辑AER19基因,使分蘖芽获得更多的生长素,增加水稻的产量。”

柏稳如:“我们这边也有个小组,今年通过野生稻的基因,对抗稻瘟病的基因做了定向优化。”

两人都说得很诚恳,带领的实验室经验出的成果也很多。

卿孟祝早有合作的想法,因此答应了三方派人详谈,到时候再签合同。

赵和曦知道了之后非常兴奋:“我们这是要跟国家级实验室合作了啊?”

卿孟祝:“以前又不是没跟国家级实验室合作过,怎么那么高兴?”

赵和曦摆手:“那不一样,以前我们也合作,但是底气还是不那么足的,这次合作,我们就是正儿八经地合作人了。嘿嘿,跟我联系的那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