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都市言情>姚黄赵璲> 120-130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0-130(4 / 20)

他对彭大纪道:“经过江陵时,我提前在那边安排了四艘商船,装作从蜀地来的客商要往荆南做绸缎生意。今日我便派人知会那边出发,你也回武陵等着,待商船到了武陵,你将四百水军藏在四艘商船上,再派出四艘战船护送。”

“陈威三人行事狠决且猖狂,普通山匪会被朝廷水军吓退,他们却会以击败朝廷水军为乐。”

“你们那边明面上有四百水军,实际却是八百兵力,一旦你们打起来,我与冯知府会率一千官兵前往增援,届时两面夹击,定能一举铲除匪群主力。”

八百荆州水军,一千弓箭手步兵,再加上他以及他身边的二十四个侍卫,庆王对此信心十足。

彭大纪:“王爷妙计,只是过于冒险了,听冯知府所言,柳四夷谨慎且擅谋,就怕他看出这是官府的引蛇出洞,要么避而不出,要么分出部分山匪提防官府的援兵,不如让下官麾下的三千步兵前来……”

庆王冷笑:“三千步兵,这么大的阵仗,山匪安插在城里的眼线会看不见?你也知道柳四夷谨慎,本王就是要他相信潭州这里只有一千官兵可用,相信给商船护航的只有四百水军,兵力再多,吓得他们不敢出门,你我还剿什么匪?”

彭大纪想了想,道:“王爷言之有理,不过王爷千金之体还是不宜冒险,剿匪当晚王爷最好留在城内,由冯知府带兵前来增援便可,否则一旦有个万一……”

庆王抬手打断他的话:“冯知府是个文人,这种打打杀杀的事还是本王自己来吧。彭指挥使的好意本王心领了,不过本王自幼习武,可不是为了打起来的时候躲在后面。行了,你且去客房休息一晚,明早就回武陵安排,对了,此事你跟你手下的八百水军知道便好,旁人那里不必多说,以免走漏消息白忙一场。”

彭大纪:“……是。”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就把这事商量好了,得知自己不用出面的冯知府偷偷地松了口气,他确实是个文人,干不得这种打打杀杀。

回了衙门,冯知府心不在焉地处理着公务,黄昏就去后面休息了。

冯知府的妻子留在老家照顾二老与孩子,冯知府的衙门后宅只有三个小妾,眼下冯知府最宠爱二月里他从一个被匪群抢掠过的镇子上救回来的因为藏得隐秘而幸免于难的夏姓女子,才十六七岁,虽然只能算上七分姿色,但面皮白白净净的,一双盈盈似水的杏眼很是动人。

“怎么样,老爷见到那位庆王殿下了?”夏氏温温柔柔地服侍着冯知府,关心地问。

冯知府笑道:“是啊,不愧是京城的王爷,早都筹谋好了,就盼着一切顺利,我也能卸下一块儿心病。”

夏氏好奇道:“那群杀人不眨眼的强盗,庆王能有什么好筹谋?”

冯知府凑到她耳边一阵细语。

夏氏听完,激动道:“太好了,我那冤死的姨母一家终于可以瞑目了!”

庆王的口信送回江陵的客船,客船再顺着水路经武陵到潭州,前后共用了九日。

四艘客船、四艘战船要经过匪群藏身的石峰岭附近的河段时,正是五月十九的夜里,天空一轮微残皎月高挂,在江面上洒下粼粼碎光。

庆王带着冯知府拨给他的一千持箭的官兵趁着夜色悄然赶至湘江北岸,藏匿在山间小道的林木后。

八艘船越来越近了,对岸流往石峰岭群山的支流上忽地露出一角船头。

庆王唇角上扬。

当八艘大船驶过这处支流又往前走了一段距离,前方水面上突然快速划过来十几艘小船,与这边支流冲出来的十几艘小船前后夹击,将那八艘大船拦在了中间。

庆王粗略一数,山匪的每艘小船上都有二三十人,加起来足有七八百!

庆王立即就要带着弓箭手冲出去,小船上没有船篷遮挡,暴露在外的山匪全是活靶子。

然而他刚动,左侧的山坡上突然传来一声口哨,庆王仰头,便见一道道黑影举着弓箭站了起来!

庆王大惊,守在他旁边的二十四个侍卫已然推着他朝岸边跑去。

陈威要的是活抓庆王,手下喽啰们的弓箭全奔着庆王身边的侍卫与一千官兵去了,等这些人死的死残的残,他带着一百兄弟冲了下来,沿着他们熟悉的湘江水岸去追狼狈而逃的庆王几人。

江面之上,三十来艘小船上的山匪们早就知道大船上有朝廷水军,一看大当家计划顺利就要抓到庆王了,他们便急速朝远处划开小船,只与大船上的水军互相射箭,为大当家争取时间。

彭大纪站在战船之上,不慌不忙地掌控着战局。

岸边,陈威一行人终于追上了庆王,一个个手持大刀与庆王七人厮杀起来。

庆王这时也顾不得自己为何会遇到埋伏了,猜到陈威是匪首,直接跟陈威打了起来。

陈威确实是个狠人,见庆王有两下子,他还很满意:“不错,我就喜欢你这样的,真是个软脚虾抓到手里也没意思!”

庆王被陈威眼中的淫意激怒,刀刀直奔陈威的要害。

眼看庆王旁边只剩两个侍卫了,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陈威惊骇地回首,就见方才庆王螳螂捕蝉他黄雀在后的那条山道上疾风一般冲出来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