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其他类型>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第157章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7章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2 / 3)

,还捎了不少领导私人采购的物资呢。

领导交代你干私事了,这代表了什么?

代表领导终于要大用你了,你进入了领导的核心小圈子啊!

这多么的不容易!

是她这么久辛辛苦苦尽心尽力争取来的表现机会!

吴兰芳捏了捏笔记本上的字条,上面写了一串号码,到了首都之后,只要联系这个号码,很快就会有人来拉走这批物资的。

都是王团长一路采购的土特产。

她自己和郭峰同志也采购了一些,量不大。

而到了首都火车站,郑国强接到电话后,会直接来找吴兰芳拿货。

然后货物都送去娄晓娥的小四合院。

吴兰芳以为的很多的物资,在王援朝看来将将堆满一张卧铺而已。

就是一些茅台酒、普洱茶、鲜饼和常规的珍稀药材。那么多舞蹈队友,一人搭把手,也就带下火车了。

药材是他自己收藏的,茅台酒的大部分,也是要收藏的,其他的,都是拿来送人的。

单位领导分一分,亲朋好友分一分,谁也说不上啥。古人都说过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至于犀牛角,都放在空间里呢,王援朝没舍得这么让人帮忙捎带。

——

一出火车站,这么多穿着奇装异服的男男女女,瞬间就成了整个广场的焦点。

驻足围观的,指指点点的,一路跟随的,还有上来打听情况的热心群众,一点也不少。

文工团自然也是有人来接应的。

但也就是带人去公交车站坐公交车。

要是王援朝来办这个事,怎么也得跟公交公司协调一辆公交车吧?民族团结的大事业啊,公交公司不应该出点力么?

不过等车的乘客看到这些五八门的少数民族演员,纷纷发扬了高风亮节的精神,请他们先上车。

毕竟这些孩子们大老远的,从最遥远的西南边疆来到首都,大包小包的行李,让人忍不住要帮忙一把。

特别是听到他们是为了《爱我中华舞蹈项目集结来的各民族的舞蹈演员,车上的乘客们更是合唱起来了。

少数民族演员们虽然各有口音,有的甚至普通话都不利索,但合唱起来之后,却异常的和谐好听。

连续唱了三遍,直到经过红城门,大家才有机会挤到一侧,去瞻仰神圣的城门、画像和标语。

有的演员开始对着那边祈祷、膜拜,口中还念念有词,有的直接热泪盈眶,叫首都人民感觉到了这些少数民族舞蹈演员的质朴和纯真。

司机也有意识的将车速放在了安全范围内最低的速度,这种场面,他算是司空见惯,但拉上这么一群五八门的人,他也是第一次。

直到再也看不到红城门了,演员们才回到自己的座位。

嘿,是的,他们的座位居然还在!

各种语音语调的“谢谢”开始此起彼伏。

很快,他们就到达了二七剧院。

呼延团长带队,已经在门口列队欢迎了。

南边这一支,是第一时间抵达的队伍。

东北那一支,比他们晚了两天,也回来了。

西北这一支,则是最后,比王援朝回来的还晚一周,没办法,西北太大,有些民族的演员,赶到金城都需要很长时间。

而55个民族的大项目,男女演员各一个,扣除舞蹈队原有的一些满、蒙、汉、壮等民族的演员,100来个,还是黑压压很吓人的。

铁路部专门划拨了20间宿舍,算是大手笔了,但总量肯定是不能满足的,毕竟这年头住房从来都紧缺。

铁路部这做法,有点管杀不管埋的风格。现在这些演员还年轻,但没几年,就要结婚生子的吧?到时候,肯定有住房需求的。

不跟单位要,跟谁要?

只有这支舞团长盛不衰,铁路部,或者说文工团,才可能会想方设法的帮着解决。不然,可能就会遣返回地方铁路局了。或者,去找有房子的另一半呀!

这些队员,还有一半是归属地方铁路局的呢。

地方上倒是对遣返无所谓,一个地方局,几千人的规模,养几个几十个文艺工作者,问题不大。

毕竟回去了,也是文艺编了。

要知道,之前地方路局,都没有这类编制的。

当然,也不排除回去了,会被勒令改编制,但大家也不会损失什么。

但来见过世面,谁想回去?

舞蹈队又是王援朝直管,呼延团长不想烦这些事。

所以王援朝当时就和金团长商量,宿舍都用上下铺解决,十人大通铺,学大学宿舍。这样,手头还有十套宿舍机动,优秀的人才,后期也能保留下来。

王援朝的这个建议,金团长怎么会不同意?

这宿舍虽然没有王援朝那种干部宿舍条件好,但也是以往文工团都很难分到的。算是手里很大的资源了。

手里有房,心中不慌,才能进退自如啊。

解决了住的问题,剩下的就不用王援朝操心了,后勤科将床铺、桌凳、衣柜,都准备的妥妥的。

服化道科,也早就去民族事务部沟通了各民族服饰特点,除了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