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其他类型>人到三十,我家的豪门日常> 第681章 年后的景象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1章 年后的景象(3 / 3)

的砸钱打造了。

腾忧拿到腾影娱乐的控股权之后,在培养网红这块已经没有人可以比它更快。

这也就成了它的核心优势之一。

而且网红转明星,也没有哪家企业比它更有竞争力。

这同样能增加它的核心竞争力。

至于腾飞新能源,虽然已经完成了海外扩张,销量一时半会还提不上去。

也就能欺负欺负那些弱小的对手,bba,丰田,本田这些包括特斯拉。

离开了国内消费群体的特殊情感之后,别说领先他们一大截了。

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百年车企不是开玩笑的,國内的bba包括丰田,本田大部分都是合资车。

特斯拉更不用说了,全球排第一的纯电车企,23年的净利润为149亿美金。

换算成人民币就是1100亿左右。

哪怕國内民营企业当中最强的華为,2023年的净利润870亿,也比它少了两百多亿。

可见它这个世界第一不是开玩笑的。

國内存在消费情怀,这种情怀让大部分人优先选择国产。

这也是国产汽车包括电子产品最好的生存土壤,离开这种土壤后,那就要真刀真抢的拼刺刀了。

陈平生之所以不让腾飞新能源启动过度化营销,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毕竟國内说得再厉害,出了自己的地方后就被特斯拉包括bba吊打。

这怎么看都是一种耻辱。

腾飞新能源仅仅只是在海外刚起步而已,不管是品牌力还是影响力,都跟那些百年车企无法比。

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真正立足,当然,这也取决于他们什么时候能真的突破固态电池的核心技术。

完成充电半小时续航一千五百公里,价格还能卡在五万美金。

到那一步他才会有核心竞争力。

汽车比手机来说,选择上明显会更加谨慎。

这也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沉淀品牌跟客户口碑了。

尤其还是在國外油价并不高的情况下,他是计划再用五年时间,彻底成为全球销量排前五的车企。

这个目标现在看来还是有些遥不可及,关键未来的新能源车企,最多也就能生存四到五家。

谁要是挤不进前五,大概率是要被淘汰的。

如手机一样,除小米,華为,oppo,vivo,三星,苹果外,很少会去购买其它品牌。

全世界高端品牌,更是只认三星跟苹果。

未来的新能源竞争明显比这更严重,典型的赢家通吃。

任何一家车企都不可能靠一直亏损来维持。

22年,腾飞新能源仅做到盈亏平衡罢了。

距离盈利只是一步之遥了。

最难的还是在海外市场当中存活下来,甚至还要活得非常好。

这无疑是很大一个挑战。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