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法褚遂良,曾同欧、虞、褚并称初唐四家,作品有《信行禅师碑》等。与薛稷风格相薛稷薛曜,作品薛曜封祀坛碑》《秋日宴石淙序》《夏日游石淙诗并序》等。
- 唐太宗李世民的作品和书法理论上都颇有建树,其书法学王羲之,首创以行草书入碑,有《晋祠铭》《温泉铭》等温泉铭他在理论上主张学书法应学其骨力,并亲为《晋书?王羲之传》作赞,称其书尽善尽美,古今第一,还以重金收购其书法墨迹,使得研习王书成为一时风尚。唐高宗李治唐高宗李治作品有《纪功颂》《万年宫铭》等。
- 其他书法家: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传父法而有变通,意态飘逸,略少含蓄,作品有《道因碑》《泉男生墓志》等;贺知章善草书,有落笔龙蛇之喻,传世作品有草书《孝经》;陆柬之为虞世南的外甥,书法学虞世南,传世作品有墨迹《文赋》;赵模《高士廉茔兆记》、王行满《韩仲良碑》、敬客《王居士砖塔铭》、王知敬《卫景武公李靖碑》等一大批书法家及其作品也都有相当成就。
- 盛唐(713 年 - 766 年)
- 书法风格的转变: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书法艺术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书法风格由初唐方整劲健趋向雄浑肥厚。
- 狂草与楷书的创新:出现了张旭、怀素、颜真卿和柳公权等着名书法家,他们分别在狂草和楷书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
- 张旭:创狂草,有草圣之称。唐玄宗时,唐玄宗的诗、李白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号为三绝。其草书千变万化而不离规矩,他又能写极严谨的楷书,其《郎官石柱记序》被认为唐人正书无出其右。
- 怀素:邬颜真卿张旭笔法,其字如惊蛇走虺,张雨狂风。张雨自叙》《苦笋帖》《食鱼》等墨迹传世。
- 颜真卿:勇于革新的书法家,其书法多用中锋,结体丰茂,庄重奇伟,称颜体。他遗留的碑刻最多,且极富变化,如《多宝塔碑》结字匀稳,秀媚多姿;《宋广平碑》丰润圆挺,宽博疏朗;《颜勤礼碑》风神饱满,用笔奇伟;《中兴颂》宏博浑厚,意兴飞扬;《颜家庙碑》庄重遒劲,大书深刻;《麻姑仙坛记麻姑仙坛记,神采舒和。其草稿《与郭仆射书》和《祭侄季明文》则顿挫郁屈,纵横磅礴,成为书法中的楷模。
- 徐浩:工楷隶,其作品有《朱巨川告身》《不空和尚碑》《大证禅师碑》等。
- 柳公权:继颜真卿之后的重要书法家,人称颜筋柳骨,其字遒劲圆润,楷法精严。传世碑刻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功德碑》等。
- 其他书体的发展:唐代篆、隶书亦颇兴盛。篆书成就最高的当推李阳冰,颜真卿书碑,多由他篆额,世谓联璧之美。他初学《峄山碑》,后变化开合,劲利豪爽,自成一家,作品有《三坟记》《般若台题名》《谦卦碑》等。隶书名手更多,唐玄宗以善隶着称,所书《石台孝经》石台孝经铭》纪泰山铭大,时以韩择木、史维则、蔡有邻、李潮并称隶书四家,韩择木有《韩择木碑》,史维则有《大智禅师碑》,蔡有邻有《蔡有邻碑》,其他善隶者还有卢藏用、顾卢藏用窦泉、韩秀荣兄弟等。
- 晚唐(767 年 - 907 年)
- 书坛概况:这一时期,唐国势渐衰,书法也没有初唐、盛唐兴盛,但也出现一些书法家,如王文秉的篆王文秉鹗的隶书李鹗后世所称道。
- 书法资料与理论:唐代的书法作品除了着名书法家墨迹、碑刻外,还有许多不知名作家所书写的大量墓志和经生所写的佛教经卷,都是重要的书法资料。唐代书法理论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基础上更加精密、完善。孙过庭的《书谱序》不仅是一篇优秀的草书精品,也是一篇文思绵密、词简意赅的书法理论着作,从溯源流、辨书体、评古迹、述笔法、诫学者、伤知音等六个方面对书法的奥义进行了全面论述,被后人视为准则,影响甚大。张彦远的《张彦远录》法书要录部古代书法理论的总集,收罗广博,选择精审,对后世书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隋唐时期书法艺术与其他朝代相比,有以下一些较为明显的区别:
- 风格特点
- 隋代:隋代书法处于南北融合的阶段,具有独特的过渡性风格。它上承南北朝书法的朴厚质直,又融合了南朝的精致绮丽,刚柔并济,形成端严峻朗的面貌。例如,智永的书法传王羲之法而有所变化,平正和美,体兼众妙;丁道护的《启法寺碑》等作品体现出平正淳和的风格。同时,隋代的碑刻和墓志书法较多,如《董美人墓志》峻严方饬,《信行禅师塔铭》深厚圆劲,《龙藏寺碑》秀朗细挺,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特点。
- 唐代:唐代书法风格多样且发展变化明显。初唐书法延续了魏晋以来的传统,以“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为代表,总体风格道丽劲练、法度精严,结构严谨整洁,仍笼罩在二王所创楷书风尚之下。盛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书法风格更加雄浑肥厚、大气磅礴。例如,颜真卿的楷书多用中锋,结体丰茂,庄重奇伟,展现出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