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2. 看破迷雾(1 / 3)

开城,城楼上李若松焦急地等待着。已经日暮了,依然没有江宁的消息。

一轮翻滚着烈焰的太阳沉沉坠落在他们右边的山间。阴冷的风在山间穿梭,发出低低呼鸣。

李三爷明显坐不住了,“大哥我出去看看。不管怎么样,我得把他们的尸体带回来。”

一听这话,背对耀眼落日的李若松脸瞬间黑了。李三爷见此,闭了嘴。

“报。”

这一声军报声让两人身子一紧,循声望去,只见一传令兵,提报前来,单膝跪地,“报将军,平城来令。”

一听是平城,他们两人提起的心似被人松了手,坠了,全然没了精神。可那报军报的依然喋喋不休的:“僧兵主帅休静率五千僧兵携粮已经在驰援开城的路上。”

其实这是个好消息,还是让李若松眉毛挑了挑。“最近怎么没有金元大人的消息,他又不会法术,陛下不会把他也被扣在平城了吧。”

这个问题明显超纲了,传令兵低下了头。但他似乎想起了什么,“我出城时听城门口的兵士说,金大人早几日就已经率兵出城了,好像是去王京附近的青馆驻扎。”

王京附近的地图早就刻在了李若松脑子里,他知道青馆在哪里,心道【没想到宋应元布置的兵锋这么锐利,已经直捣王京附近了。】

“将军你看!”

突然城楼上一守军大呼。

只见山间冒出滚滚沙尘,远远地似还有铁蹄踏地的声响。

李三爷脸色一变,大喊:“警戒,全体警戒。弓箭手就位,拉弦。”

李若松拿着单筒望远镜,一言不发。但额头上的汗已经划到他那紧闭那只眼睛附近了,愣是没有钻进去,便滚落了。

那马蹄踏入大地所掀起的烟尘仿佛已经到了城下,呛的人喘不上气来。

李若松已经放下了望远镜,他收细了双眼死死盯着来人。

突然有人扔了弓箭,大喊道:“是他们,是他们,是江宁将军。”

这一声喊让城楼上的所有人心都扑通跳了起来。终于他们近了,漫天的沙尘伴着落日,让他们成了黑金色的剪影,刺得人眼睛睁不开,却舍不得不看。

看清了,终于看清了,城楼上一阵暴鸣的欢呼,“他们回来了,他们回来了。”

江宁回来了,他们不光回来了,还带回了近一百个日桑人的人头。这着实让人羡慕。

“我们在王京附近遇上的,他们大约四十个骑兵,和五六十个步兵。看他们样子是去王京周边搜刮粮食的。似乎没什么收获,一个个垂头丧气的。本就泄气,再没什么防备便被我们得了手。你看。”江宁得意的拎起了人头。

看着得意的江宁,李若松突然想到了什么,“明天我们便去和金元会合,看看我们宋大人到底打算怎么拿下王京。”

……

秦慕琅晕倒后,吉娜慌了,她第一反应抱着她急急得往外走,“我知道你太想他了,我带你去,我这就带你去。”就当她打算把秦慕琅拎上马之时,秦慕琅在那半空中醒了。

“我这是成仙了吗?”她惊讶的看着自己悬在半空中,但很快拎着她的人把她甩上了马,身子要裂开得剧痛让她醒悟自己离成仙还差一步历练。

吉娜刚收起缰绳,她马上的货物却一滑,滚下了马,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吉娜本以为秦慕琅会爬起来骂娘,却发现被摔得不轻的她直接爬起来就跑。

气喘吁吁的秦慕琅一把推开了宋应元的门。坐在高位,正和一帮臣僚商讨战事的宋应元立刻站了起来,大步向她迎去。

所有人都呆了,这个额头肿了一个血包,浑身灰头土脸的人是谁?怎么直接倒在了宋应元的怀里,重点宋大人还扶得很顺手。

宋应元看着怀里仓惶的秦慕琅,急急地喊,“你怎么了,来人……”。他这一喊还没继续,就被怀里的人抓住了手,那人在他怀里摇了摇头,扯着他前襟道:“宋大人,求求你,救救他。”

宋应元一脸迷惑不解地问:“怎么了?”

“龟船,他们有龟船。”

当秦慕琅把龟船和李顺臣的战绩说完后,宋应元更加不解了,笑道:“这不是好事吗?李将军断了日桑人的补给呀。”

秦慕琅摇了摇头,痛苦得眼睛一闭,挤落两行泪来。“李将军是没有错,但宋大人你想想,李将军断了他们的补给线,也断了他们的撤退线。如今他们成了困在新济国的恶兽,他们要想活,只能和我们拼了,不是吗?”

宋应元一听,身子一抖。在场的众人也陷入了沉思。

秦慕琅突然见桌上一封展开的军报,上面写着【倭贼已退,王京已空,倭贼之在城中者,多不过万。】气得她一把它扔了,“骗子,日桑的海归路全面被斩断,他们退到哪里。现在王京城内至少有五六万的兵力。”她急得泪水停不下来,扯紧了宋应元的前襟,“李若松带的兵太少了,他会被吞了的,救救他,快去救他。”

宋应元呆了呆,缓缓地站了起来,眼神放空。他比秦慕琅想得深远,这封不实的情报真的只是一时疏忽吗?还是他们故意为之,是对他操纵朝政的报复吗?一想到此他背后一凉,已经不敢再看秦慕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