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其他类型>我靠烧香爆红娱乐圈> 第347章 《我那庸碌无为的一生》,村官奋斗记!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7章 《我那庸碌无为的一生》,村官奋斗记!(1 / 3)

隋玲芳翻开剧本,从名字《我那庸碌无为的一生》来看,是挺凡尔赛的。

往往说自己的一生平庸的人,其实过得并不平庸。

这就跟马云说我不喜欢钱,王健林小目标为一个亿是同个道理。

当然,大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出于他们的身份地位而说的,对他们而言,钱只是一串数字,不代表其他。

可这番话落在普通人耳里,却又变成了另外一层意思。

没办法,大家思想不同步啊!

等什么时候人人都成为了亿万富翁,那所有人都能听懂并理解大佬说的话了。

话题扯远了,隋玲芳重新把思绪聚焦在剧本上。

翻开先看第一集,她就看到了有意思的情节。

一群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为了能够考上编制吃上铁饭碗,从而另辟蹊径,选择回村当村官。

这个切入点令隋玲芳不由点了点头,挺合理的。

前几年曾经有人爆料过一件事,那就是就读于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了能够当公务员,不惜放弃自己学习多年的高精尖专业,不去从事相关行业,而是跑去报考某杭街道口办事处公务员职位。

这个爆料一出,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很多人都在讨论,认为这是大材小用,浪费了对高精尖人才的培养。

但是也有的人选择理解,在就业压力过大的社会环境下,选择待遇优厚的街道口办事处也未尝不可。

毕竟博研就能参照事业副处级薪酬水平,而硕研参照事业正科级酬薪水平,年薪到手稳定就有35W。

还有安家费、住购房补贴、各种医疗保险、退休待遇等等优先保障,哦,还能提供人才公寓免费居住三年……

就连高精尖人才都抵挡不了这等诱惑,何况是学历样样都拿不出手的二本本科生?

不过让二本本科生去卷公务员考试大潮,还是极有可能无法录取的,所以这群脑子聪明的大学生,选择从回村当村官入手。

他们调查许久,最后综合考虑,通过当地的人事网发布考录大学生村官考试,和地方政府自行举行的考试,是最有可能当村官的。

但要注意的是,大学生村官不是公务员,想要进入公务员队伍,还必须经过公务员考试。

不过他们看重的点在于——对于表现优秀、聘期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可以享受公务员报考的优惠政策。

所以,为了能够十拿九稳地考上公务员,这群头脑灵活的学生们就瞄上了村官。

刚好这群人都在同一个村子里,得嘞,那就回村参加竞选!

第一集的看点是,学生们打电话跟家长说想要当村官,家长劝他们不要异想天开,哪怕最近几天就要进行换届选举,也直言他们绝对选不上。

村官村官,好歹也是个官,怎么可能轮得到毛头小孩去当?

哪怕家长支持,但是村里的长辈们不乐意啊!

活了大半辈子,他们凭什么要被毛头小孩指挥?

结果到了最后,家长们斩钉截铁地认为他们无法当村官,结果学生们却愣是通过当地举行的考试,考上了当地的村官!

村子里的换届选举才刚结束,正要跟从上面派下来的领导交涉,然而领导却领了几个年轻人回来,说:

“以后他们就是你们村的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团组织书记和副书记。”

村里刚选上来的那几个人忙着打招呼,定晴一看,大家都傻眼了。

这不就是三花家的大牛跟二牛,白家的金花跟银花吗?

不是……他们才刚毕业,怎么就摇身一变,变成了他们的助理,有的还成为了他们的顶头上司?

太魔幻了!!

第一集的卡点在这里,成功吸引了隋玲芳的兴趣,她立刻看了第二集。

等她回过神来,隋玲芳就发现自己看了十几集剧本,抬头一看,天色已黑。

转过头,团队大部分成员还在闷头看。

此情此景,隋玲芳已经知道答案是什么了——这部剧,锦梨必须得接!

这个剧本写的很好,从题材来看,就能引出许多矛盾。

比如大学生与许多村民都不熟悉,会面临工作难以展开的窘境,需要付出很大精力与村民沟通,获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另外,大学生太过年轻,经验不足,严重缺乏社会经验,往往存在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

同时,一遇到问题就容易手足无措,必须得慢慢摸索经验。

当工作阻力过大,工资待遇不高就很容易成为经济上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多人都会这么想:“我那么尽心尽力的工作,结果才拿那么低的工资,还要被你们使劲使唤、责骂,这活儿我不干了!”

这种情况,绝对是会发生的。

但是大学生当村官也会有很多优势,他们新潮、了解互联网、理解能力强。

他们能够帮助村民开展农技培训,让村民掌握新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用更科学的种植养殖方法、用新技术预防病虫害等等。

同时,他们还会积极的与相关部门对接,为村庄争取更好的政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