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历史军事>临安不夜侯> 第384章 扶不起的阿熺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4章 扶不起的阿熺(2 / 3)

然接纳。

万俟卨由此成为秦桧的死党,步步高升。

只不过,万俟卨升着升着,就觉得自己有资格跟秦桧叫板了,可以支棱起来了。

为了争权,他就开始挑衅秦桧的权威了。

秦桧也不惯着他,寻个由头就把这个“二五仔”贬到了地方,这么多年一直摁在下边,再也没让他爬起来。

可现在,秦桧竟然打算再把他扶起来了。

难不成两人已经和解了?

可就算秦桧和万俟卨已经和解,曾经的裂痕也不是那么容易修复的,秦桧怎么会建议提拔他为副相呢?

赵构反复琢磨,也没想明白秦桧究竟要干什么。

但他反复权衡之下,都没发现任命这两人为相对自己有什么坏处,所以把这份奏本压了一天之后,还是照准了。

……

“你们对老夫如此安排,是不是也有所不解?”

秦桧坐在无暇堂上,笑看了秦熺和林一飞一眼。

“老夫举荐沈该为左相,万俟卨为副相,原因是,老夫麾下,现在没有够资格担当宰相的人了。”

秦桧叹息一声,道:“沈该虽然不是老夫的人,但他是坚定的主和派,这就够了。至于万俟卨,他手里也沾着岳飞的血……”

秦桧冷笑道:“官家大肆铲除老夫的羽翼,使得主战派官员气焰渐炽,如今把万俟卨拉回来,他不想给老夫当狗都不成。”

秦熺忍不住道:“父亲,您一人独相不是挺好的吗?就算这两人不会对父亲产生威胁,又何必增设宰相之位呢?”

秦桧摆手道:“无妨,枢密使也算是副相。朝中有我们父子,再加上万俟卨这条老狗,就足以左右一切了。更何况,沈该也不会给老夫下绊子。”

秦桧道:“老夫建议增设宰相,一是消除老夫的嫌疑。老夫若为独相,而天子暴毙,民间必有流言蜚语,

增设天子心腹为左相,再加上老夫的苦肉计,此事便可以天衣无缝了。”

秦桧看看秦熺和林一飞,又道:“老夫增设宰相的第二个原因是,老夫的病虽然是装的,可老夫这年纪,却不是装的。

而老夫的人里边,现在又没有人够资格拜相。本来……曹泳那厮在户部尚书任上再做个一年半载是够资格的,可惜了……”

秦桧叹息一声,道:“既然如此,那就得用对咱们无害的人,甚而是志同道合的人,先把位置占住。

这样,老夫一旦故去,主战派便没有机会占据相位,从而对老夫反攻倒算。熺儿你承受的压力也就会小一些。”

秦熺感动地道:“父亲……”父亲现在所思所想,全是在为他铺路、布局,秦熺心中自然感激莫名。

一旁林一飞却微微有些不自在,情不自禁地又开始想,坊间的流言究竟是不是真的,我……到底是不是他的儿子?

秦桧缓缓地道:“去年八月,官家将建康府的永丰圩一千余顷的田地赐给了老夫。

老夫派丁禩为江东马步军副总管,驻扎于建康,本意是负责为永丰圩修筑圩堤。如今,倒算是预埋了一子。”

秦桧府上有两大管事,一个丁禩,一个何立。

丁禩追随他多年,劳苦功高,因此秦桧委了他一个官职,让他到建康府去享清福了。

这原本是秦桧对心腹的一个奖赏。

如今他决意动一动天子,便不得不做多种打算。

这一来,这个在建康带兵的丁禩,便有了大用。

秦桧道:“沈该和万俟卨不日赴任,熺儿,别忘了为父交代过你的事情。”

秦熺道:“孩儿记着呢,只要两位宰相一到任,便让台谏官张扶和徐嚞,向他二人分别建言,由户部侍郎钟世明为建康“措置”,由镇江知府王循友为建康知府。”

张扶和徐嚞也是秦桧的党羽,是大宋的台谏官。

大宋的台谏官是有权向朝廷举荐和弹劾官员的。

尤其是在推荐地方官员方面,如诸路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地方监司、郡守等官员时,台谏官特别有推荐权。

因为作为台谏官,他们更了解地方官员。

秦桧想让两个台谏官推荐的户部侍郎钟世明和镇江知府王循友都是秦桧一党。

“措置”是个临时的差使,但是执行差使期间,拥有灵活的调兵权。

而建康知府和镇江知府也大不相同。

镇江知府只是一个知府,而建康是陪都,建康知府是要兼任江东安抚使和行宫留守的,必要的时候,也拥有调兵权。

只要钟世明任建康“措置”,王循友任建康知府兼江东安抚使和行宫留守。

又有他忠心耿耿的大管家丁禩为江东马步军副总管,就可以把陪都建康经营成铁板一块。

秦桧这是在给秦家留退路,一旦刺杀失败并且被怀疑,又或者拥立赵璩时出现变故,便马上裹挟赵璩逃赴陪都,再立一个大宋,与临安并立。

当然,拥立失败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因为即便是被赵构狠狠铲除了一批党羽,朝廷中只要有他在,便仍然占据上风。

后宫里他对太后有恩,又与皇后有亲,赵璩又是两宫最宠爱的孩子,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