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都市言情>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第三百三十五章 AI蜂群无人机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五章 AI蜂群无人机(5 / 6)

老半天,也没自己放手搞得好。

想到这里,林雅娴又笑了……经营企业这事吧,我还是比你们强!

当然了,这个时候她直接忽略了,她手底下的化妆品公司的精英团队,那都是徐申学从智云集团或柳河控股里抽调人员过去任职的。

这些精英们过去任职,那都是奔着做出成绩,然后好在徐申学名下企业体系里更进一步的,一个个都卖力的很。

毕竟这种任职经历,其实算是一种经验积累甚至是考验!

在这家年营收几十亿,年利润十来亿的化妆品公司如果都做不好,那么也别指望能够在智云或威酷电子,海蓝汽车这种大型企业里担任要职了。

能力跟不上!

说实话……徐申学派去的管理团队用在区区一家年营收几十亿,年利润十多亿的化妆品公司上,都是浪费!

但是林雅娴又不在乎这些,反正她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

一家人吃过饭,徐申学和往常一样回到书房里处理工作事务,手底下的公司太多,各种乱七八糟的事也多,很多也都是需要他来亲自处理的,这每天的工作邮箱里都有一堆工作邮件等着他处理呢。

而林雅娴和徐微微在楼下聊天,看看电视剧。

而大儿子一开始还在客厅里瞎跑,很快就犯困,被阿姨带着回房间睡觉去了。

等徐申学简单处理了一些工作邮件,看过几份报告后,再回到楼下,徐微微已经回去了,她就住在隔壁的别墅,很近的。

林雅娴则是已经在房间里躺下了。

徐申学洗澡后换上睡衣,也躺在身边睡下。

一夜无话,次日徐申学一早又出门了。

并没有直接去公司,而是直接乘坐前往机场,然后坐上了智云航空的公务机前往通城,也就是智云微电子的总部所在。

之前智云微电子来报告,说是14n+工艺已经完成了技术验证,正在筹备量产。

这个14n+工艺,也就是目前智云微电子对外宣传的十二纳米工艺。

严格来讲,属于第二代十四纳米工艺,不过智云这边一向来都喜欢夸大工艺数字,用以更好的宣传。

这个十二纳米工艺关乎今年的s703芯片的量产,关系今年s16系列手机的量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徐申学自然是密切关注。

听到完成了技术验证的消息后,就抽空在今天过去看看。

飞机很快抵达了通城,随后徐申学乘坐一辆防弹海蓝slc轿车,在其他人陪同下前往智云微电子通城基地。

并且一去就是直奔第二号厂。

第二号厂,这也是智云微电子收购了通城半导体,进军半导体制造产业后,所投资建立的第一家十二寸晶圆厂。

一开始只建立了一条四十五纳米产线,规模比较小,后续该产线也进行了升级,具备28纳米工艺的水平。

后来则是扩建了第二期工程,建设了一条十八纳米工艺的产线。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智云微电子旗下的各晶圆厂,很多晶圆厂其实同时具备不同工艺的生产能力,往往拥有多条产线。

一座晶圆厂,其实称之为一个生产基地更适合一些,并不是单纯只有一条某特定工艺的芯片产线。

第二厂就是属于这种,第一产线可以量产28-45纳米工艺,采用的是套刻精度五点五nm的duv浸润式光刻机,采用单次曝光可以生产28纳米,同时也具备生产32纳米,40纳米以及45纳米的能力!

这个主要看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进行调整,目前来说这条产线考虑到成本以及市场问题,主要生产28nllp工艺为主。

第二产线,则是后续扩张建成,采用套刻精度三点五纳米工艺的duv浸润式光刻机,可以实现双重曝光,其光刻机等核心设备,在理论上可以生产10-22纳米工艺节点,当然,目前的技术也只推进到第二代十四纳米工艺,即十二纳米工艺。

十纳米工艺的话,智云微电子的工艺部门暂时还没有解决,最早也要年底才能够完成技术认证了。

智云微电子去年年底,对第一厂的第二产线进行了部分设备升级,然后使得其具备了量产十四纳米工艺的水平。

因为刚完成技术升级,没有其他繁重的生产任务,因此也就被作为第二代十四纳米工艺,即宣传口径里的十二纳米工艺的技术验证工作。

后续该厂也将会作为第一批量产十二纳米工艺的晶圆厂。

此外,目前量产第一代十四纳米工艺的第九厂和第十八厂,其实也具备生产十二纳米工艺的硬件条件,不需要进行额外的设备技术升级,只需要产线上做出一些调整,那么就能具备生产第二代十四纳米工艺,即十二纳米工艺的能力。

因此今年的十二纳米工艺,将会在产能上非常充沛,后续s16系列手机的时候,将不会遇到芯片紧缺的问题了。

徐申学抵达第二厂后,直奔第二产线去,然后就看到了刚流片成功的s703芯片。

s703芯片,其实整体和去年的s603芯片区别不是很大,依旧是双大核双小核的四核设计,只是工艺水平有所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