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值守的武直机队和夜勤部队,下到地面联手支援了一把,然后才随机队整体换防回基地。即便如此建功队仍然摔伤了3个,战损了8个。”周涛略显尴尬,楼顶上只剩一架直升机,这是没赶上好时候。
“我的人负责断后,搜救队先上二楼。”临阵动摇不是周涛的风格。
“算上我们。哎,我就知道这刀不是那么好拿的。”易风边说边从脚下拿起一把锋利的大刀,再次端详一番。
出发前在基地前沿阵地短暂休整,周涛去他在前沿的连部换装备,易风四个是军队的物资配给标准,顺便一起去领午餐配给,然后就发现了临时指挥部里挂着5把大刀,造型古朴厚重,瞬间就爱了。
一问,有来头、有说法。
大刀是刘司令之前坐镇战线前沿带来的,说是如果有闪失,要亲自上阵用的。后来周涛死乞白赖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大刀要放在最前线,上阵杀敌了才能不辜负刀的一世英名。
周涛这次在前沿打的比较好、打法得当,刘司令满足了他的小小要求。
这家伙无非就是暂时得不到,先拿来过过手瘾。
为什么暂时得不到呢?这大刀在刘司令平素的热情推荐中显得有些名堂。
据刘司令说这大刀号“鬼头刀”,刘司令先祖是古籍里某位有名的刽子手,鬼头刀又称砍头刀。
刀身直,顶部斜切下去,刀尖能入木三分,刀锋削铁如泥。长三尺七寸,砍去三魂七魄;宽六寸七分,斩尽六欲七情。刀柄上是一个鬼头,头上长角,口中獠牙。乌木刀柄,黑中透亮、亮中透黑。
有了名堂,就显得高大上,刘司令再一番操作,直接就上档次。
每次有手下的副司令带着三个副营长要去金莲自治区,职务转正走马上任。刘司令临行之前借着举行意识,就堂而皇之、郑而重之的送人一把自己精心定制的鬼头刀。
问题是他不是完全自掏腰包白送,他直接扣人家的卫戍之剑的费用。东华的军人退役退伍,官兵一律平等,部队临别赠送一把开了刃的卫戍之剑。
刘司令闹这么一出,理论上别人将来退役退伍可能就没得卫戍之剑拿了。其他军人退役人人手里捧把剑,他送去金莲的军官个个肩上扛大刀。
当然,刘司令都没退役,他送走的下属们也暂时没谁实证一下究竟有没有卫戍之剑拿。
周涛想要鬼头刀吗,非也,他还是宁愿到手一把卫戍之剑。
他只是觉得既然鬼头刀,又名砍头刀,那或许、应该,砍丧尸的头也比较好用。当然把刘司令大刀放一把在前沿,前线士兵进进出出看着也有面子。
没想到刘司令打手一挥,5把全留下了,以至于周涛高度怀疑刘司令这本就是批量生产,有库存。
然后,易风四个进来,在连队众人面前看到了、看上了、拿上了,眼看这是要用上了。
周涛装备齐整,看到易风正耍刀,特意来龙去脉详加介绍,收尾一句是
“你看,都是好刀、新刀。刘司令准备给副司令他们送行时用的新刀。”
“周连长说的对,上阵杀敌了才能不辜负刀的一世英名,这次咱就带出去成全它,完事儿再挂回来。”易风浑不在意。
周涛当初自己多么振振有词,这一刻就有多么惴惴不安。
算了,说好了练枪法,说不定用不上呢!
可此刻,此情此景,易风又这么一说,周涛觉得有点扎心了。
算了,实战刀未必好用,说不定还是钢管!
当变异体集群的规模和距离越过了装甲车队设定的心里红线,5辆运兵车带着5辆民用车迅速转场、甩开追兵,绕圈到烂尾楼背面,直插烂尾楼变异体被调动后力量最薄弱的地方。
又是一个调虎离山、声东击西。
“2号方案,准备下车、拿好钢管、准备近战。”周涛的声音通过单兵通讯系统传到每辆车驾驶员和副驾驶士兵的耳中,副驾驶士兵立刻将指令转达给车厢里的人。
周涛的士兵和搜救队的年轻人都全神贯注、紧张起来。
尤其是搜救队的年轻人,本以为就在基地前沿隔着壕沟射击丧尸练习打靶,从车辆出基地越过壕沟就感觉不对劲儿,等远远看到被丧尸围在中央的烂尾楼就开始心跳加速。
现在命令下来,说是领新枪练习打靶,竟然先要拿钢管打近战。
过去常听人说扛枪当兵,战场瞬息万变,要时刻准备应对,但这也变的太快了吧?
找易风,易风呢?同车的人不约而同看向易风四个。
结果,易风四个变的更快,而且直接变脸。
叶天语已经从赵盾背着的包里,掏出四个面具、四副手套分给大家带上,这本是从高原带来的,自产自销,数量有限。跑路未必用得上,攻坚却不能少。
更重要是,大家看到了四人背后的长枪和手里的鬼头刀。
周涛捂住了脸,搜救队的人瞪大了眼。
一个字,干。
五辆装甲车沿着过去被野草几乎掩埋,现在又碾压清晰的施工水泥路一路向前,前车带队车载机枪横扫眼前的一切,把迎上来的丧尸撞飞的撞飞、打烂的打烂,然后立刻两辆左拐,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