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系列企业和研究课题。 “从3d打印零部件到下一代推进器,我们已经吸引了近二十家初创公司和研究机构入驻。” “很好。”李凡目光炯炯,“我们不仅要做技术输出,更要让这里成为太空经济的创新源头。” “不过,”方东河皱了皱眉,“我听说有些欧美的企业,也想参与合作,但担心被新大西洋联盟盯上,所以迟迟不敢表态。” “那就给他们时间。”李凡轻描淡写地说道,嘴角扬起一抹笑意,“当看到这里的成果时,他们会后悔现在的犹豫。” 与此同时,在非洲某国的资源加工基地,一批批稀有金属矿石,正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被处理成高精度的太空材料。 这些材料将在未来用于制造航天器、卫星组件,甚至可能是月球基地的建设模块。 李凡通过视频连线,看到基地运转流畅,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对着屏幕中的基地主管说道:“不错,这里的效率比预期还高。” 基地主管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自豪:“李总,当地政府和我们合作得很好,他们甚至主动帮我们解决了物流运输的问题。 这些材料现在可以直接运到研发中心,大幅缩短了供应链的时间。” “很好。”李凡点头,但随即语气一转,“不过,别放松警惕。 新大西洋联盟不会眼看着我们轻松构建完整的供应链,他们可能会对当地政府施压,试图破坏我们的合作。” 主管脸色一肃:“明白,我们会加强和政府的协调,同时做好多手准备,确保材料供应不中断。” 李凡挂断通话,转头看向曲云山:“资源加工基地是关键节点,如果这里被干扰,整个链条都会受到影响。” 曲云山点了点头:“我已经安排团队,在周边国家建立备选加工点,以分散风险。” 李凡露出一抹淡笑:“很好,我们必须确保资源链的稳定,这是我们的根基。” 然而,随着星联的产业园区计划逐步成型,新大西洋联盟的反击也如期而至。 一份措辞严厉的声明,出现在欧美多家主流媒体上,直指星联的产业园区是“技术霸权”的象征,指责其试图垄断全球太空经济。 媒体报道的标题颇具煽动性:“星联的园区计划:全球合作还是掠夺式扩张?” 面对这些质疑,李凡并未直接回应。 他深知,与其陷入舆论争斗,不如用事实说话。 几天后,星联通过官网和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视频,详细展示了研发中心和加工基地的建设进展,以及这些园区,为当地创造的就业机会、技术培训和经济收益等。 视频的最后,李凡出现在镜头中,语气平静却掷地有声:“太空经济的未来,属于所有有能
力参与的人。 星联做的,是让更多人拥有这种能力,而不是让少数人垄断规则。” 这段视频迅速成为社交媒体的热点,评论区被支持星联的声音占据: “这是负责任的企业,星联是真正的全球合作推动者!” “那些说垄断的欧美国家,是不是该先想想自己做过什么?” “星联的做法,让我们这些小国,也有了参与太空经济的机会,支持到底!” 随着园区的逐步投入运营,星联的太空产业链也开始初步成型。 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让太空技术的开发成本大幅降低,而园区内科技人才的汇聚,更让星联的研发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在之后,研发中心更是发布了新一批的太空设备原型,其中包括一款新型推进器,被业内誉为“下一个游戏规则改变者”。 全球各地的加工基地的一批批太空材料,也顺利运往各个园区,标志着星联资源链的畅通无阻。 李凡站在总部的会议室里,透过窗户望着远方的天际线,心中既有成就感,也有些隐隐的战意。 “他们还能撑多久?”方东河在一旁问道。 李凡微微一笑:“我们才刚刚开始,他们已经有些站不稳了。” 这一刻,星联以太空产业园区为核心的全球太空产业版图,正在渐渐从蓝图变为现实,而掌控太空经济的未来,已经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