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吹过黄土高坡,村里弯弯曲曲的小路上。 周建华推着一辆满是锈迹的独轮车,车上的麻袋,装着几十斤玉米。 瘦弱的身影,在冬日斜阳下,显得有些孤寂。 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老乡正围在一起抽旱烟。 看到他过来,笑着打趣:“建华,又去卖粮啊?今年收成咋样?” 周建华苦笑了一下,把草帽往后推了推:“还能咋样,老样子呗,够吃就不错了。” “听说镇上来了个金融服务站,还是星联搞的,专门给咱们这穷地方发贷款。要不你去试试?”一个老乡随口提了一句。 周建华脚步一顿,转头看着那人:“贷款?咱这穷地,谁敢贷?” 老乡喷了口烟,挤眉弄眼地说:“你不试试咋知道?听说利息低得吓人,就比买包烟贵点儿。” 周建华一整晚没睡好觉。 他蜷缩在家里那张破旧的木床上,脑子里全是“贷款”、“现代农机”、“星联”这些陌生的词。 他不是没听过现代化农机,也不是没想过,但对他来说,这些词和城里的高楼大厦一样,遥远得像天上的星星。 第二天一早,周建华咬了咬牙,揣着户口本,走了十几里路,来到镇上的星联金融服务站。 服务站里,墙上贴着一张大海报:“星联普惠金融,让每一个人都能拥有更好的生活。” 柜台前坐着一位穿着整洁制服的年轻小伙,笑容热情,声音洪亮:“大叔,来办业务啊?有什么需要?” “我听说,咱这能贷钱?利息真有那么低?”周建华试探着问,语气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怀疑。 小伙子点点头,从柜台里递出一份简单的表格:“大叔,您这个贷款,专门给咱们农民兄弟用的。” “只要您有田地证明,贷款额度是根据需求来的。至于利息,星联和政府补贴了一部分,年化不到2%。就算买农机,也不用担心还不上。” 周建华愣住了。 不到2%的利息?他眨巴着眼睛,半信半疑地问:“真有这么好?是不是还有别的附加条件?” “没有。”小伙子笑着摇头,“星联的理念就是普惠金融,让像您这样的人,也能用得起最好的技术和服务。不信,您可以先试试。” 几天后,周建华的田地里,出现了一台崭新的小型农机。 他的表情,从忐忑不安到兴奋激动,复杂得像换了几张面孔。 操作农机的第一天,他小心翼翼地按着说明书的指示操作。 机器轰鸣着在地里来回奔跑,过去好几天都干不完的农活,只用了短短一个上午不到就都搞定了。 邻居老刘站在地头,目瞪口呆:“建华,这机器真这么管用?” 周建华从机器上跳下来,满脸是汗,却藏不住兴奋:“你还别说,真管用!想想以前,再对比现在,真是差别太大了。” 老刘啧啧称奇:“哎呀,真是赶上好时候了。咱们这穷地方,也能用上高科技。” 周建华笑了,却又很快沉默下来。 他脑海里,闪过签贷款协议那一刻的场景,手心里的汗,柜台小伙子的笑容,以及最后那句“放心,有问题随时来找我们”。 等到了这次收成的时候,周建华的粮食产量比往年翻了一倍。 他把余下的粮食卖了出去,第一次在家里的罐子里,攒下了几百块钱的存款。 晚上,他坐在桌前,一边吃饭,一边对老婆说:“这回不一样了,咱有了机器,明年肯定能赚更多。” 老婆抬头看着他,眼里透着几分迟疑:“建华,万一......” “别万一了!”周建华打断她的话,语气前所未有的坚定,“星联能信得过。这不是咱自己的事,镇上好几户人家,都开始用他们的贷款买设备了。” “你看老刘家,听说这两天也在办手续呢。” 说完这话,周建华的心里涌起一阵异样的感觉。 以前,他从没觉得自己能跟什么“星联”扯上关系。 他更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摆脱这穷困的生活。 夜深人静的时候,周建华独自站在院子里,抬头望着星空。 微风轻拂,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谢谢你,星联。”他低声说道,声音不大,却充满了感激。 远处的农机,在夜色中安静地矗立着,像是一座新的希望之塔。 在另外一边,晨雾笼罩着山间小村,泥泞的道路蜿蜒曲折。 李阿姨低着头,缓缓地走在去学校的路上。 她的背影瘦弱,步伐迟缓,连身旁跟着的小学生,都察觉出了异样。 “李老师,您还
好吗?”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问。李阿姨停下脚步,轻轻拍了拍女孩的头,露出一抹勉强的微笑:“没事,可能昨晚没睡好。” 她的笑容看似安慰,却难掩苍白的脸色。 李阿姨已经记不清,这到底是第几次感到这种虚弱了。 从两年前开始,反复的头晕和胸闷,成了她的常态。 但村里的卫生所设备简陋,医生的回答永远是:“应该是劳累过度,多休息。” 休息?她哪有时间休息?学校只有她一个老师,几十个孩子的课程,全靠她来安排。 李阿姨看着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每次都对自己说:“再撑撑吧,没什么过不去的。” 一天中午,李阿姨正在备课,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眼前一黑,直接倒在了讲台旁。 “老师晕倒了!”孩子们惊慌失措,跑出教室找来了村里的大人。 村医匆忙赶到,检查后只是摇了摇头:“需要送到县医院做检查,我们这里看不了。” 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