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都市言情>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第198章 实验成功和亚太战略(4k)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8章 实验成功和亚太战略(4k)(1 / 3)

一直沉默的星联资本负责人刘秀辰,开口讲了下自己的想法:  “李总,我觉得可以联合国际合作方一起做这个项目。这样一来,不仅能分担成本,还能增加市场认可度。”  李凡闻言,微微一笑:“有意思。继续说说看。”  刘秀辰接着说道:“像一些国家级航天机构或者能源巨头,他们有技术积累和资源,也有兴趣探索清洁能源。”  “如果我们能把这个项目,包装成全球化合作,他们很可能愿意投资。”  “我们接受他们的投资,从另外一方面来讲,也是愿意和他们组成同盟、分享利益,这样也是好过单打独斗的。”  “而且,这样一来,我们的技术和规则,还能走在前面。”宋辰宇接着补充,“毕竟参与标准制定,就等于掌握了话语权。”  听完大家的讨论,李凡站起身,环视一圈:“开明,刚才的建议你都听到了。接下来的重点是两个字——落地。”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技术上,模块化推进,先用小试验方案验证传输能力。商业上,联系几个潜在的国际合作方,看看能不能通过资本分担一部分成本。”  “明白!”郑开明兴奋地点头。  李凡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个人,语气低沉却充满力量:“各位,‘星链+’只是个开始。我们不仅要改变网络,还要改变整个能源行业的格局。”  “这一步,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话音落下,会议室一片安静。  片刻后,掌声响起。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和兴奋的神色。  星联集团,又迈出了意义非凡的一步。  会议结束后,郑开明的脚步,比平时更快。  他一边往星联能源的实验室赶,一边嘴里念念有词:“小试验系统,小试验系统......咱得让这计划跑起来!”  但刚到实验室,他就被硬件团队的张工堵住了:“开明,这sbsp的小型试验,你说得容易。”  “但咱们的能量接收装置,还在测试阶段,传输效率连50%都没过线,这样搞下去风险很大啊!”  郑开明拍拍张工的肩膀,像哄孩子一样:“别急,这不是有李总帮咱们兜底吗?”  “他说要模块化推进,那咱们就先跑个最简单的版本——能接收到能量就算成功,别想太复杂。”  “你确定能成?”张工眉头皱成了川字,“我怎么觉得这事儿听着像玄学。”  郑开明嘿嘿一笑:“要是每次都等万无一失才开干,咱们还搞什么创新?记住一句话,‘先上车,后补票’,行不行?”  张工翻了个白眼,但还是扭头去召集团队了。  很快,实验室里便热闹起来。  硬件组在调试一套小型太阳能接收器,软件组在模拟无线传输路径,连后勤组都被拉来搭了个临时支架。  “宋辰宇,这个接收器的功率调节还没调好吧?别一会儿测试的时候冒烟了!”张工冲着正在忙碌的宋辰宇喊。  “怕啥,冒烟就换一个呗!”宋辰宇头也不抬,手里飞快地调试着仪器。  “开明,这种临时拼凑的东西,真能搞出结果?”张工还是有点担心。  郑开明站在一旁,手插着兜,表情像是拿了王炸:“你以为拼凑的东西没用?”  “当年瓦特改蒸汽机的时候,工具都从路边摊买的,人家还不是照样成了工业革命的开创者!”  张工冷哼:“行吧,希望这次也能给咱们搞出个能源革命来。”  调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所有人一回头,就看到李凡双手插兜,正一脸轻松地走进来。  郑开明赶忙迎上去:“李总,您怎么来了?这边还在准备,可能有点乱。”  李凡扫了一眼忙碌的实验室,笑了笑:“放心,我就看看。你们不是要跑小型试验吗?总得让我先瞅瞅吧。”  “那必须得让您看看!”郑开明赶紧拿出一份计划书,“我们准备先用这套设备跑一个基础测试,验证传输效率。”  李凡接过计划书翻了两页,点点头:“可以。但有个问题,你们的传输距离设定才30公里,太保守了吧?”  郑开明愣了一下:“这不是为了稳妥嘛,设备调试还不完全成熟,距离太远怕控制不住。”  李凡摆摆手:“保守不是星联的风格,最少50公里,冲着80公里去。如果试验能稳定运行,外界才会相信我们这套系统有搞头。”  “80公里?!”张工在一旁差点跳起来,“李总,这跨度有点大啊,万一失败......”  “失败了就重试,星联的研发团队还怕失败?”李凡的

语气带着些许玩笑,“还是说,你们的底气,比咱们的资金链还紧张?”“还是说,啥时候张工你的胆气变得这么小了?我星联还怕这点?”  一句话怼得张工没了脾气,他咬咬牙:“好,干了!”  调试完成,测试正式开始。  随着操作台上的按钮按下,一束微波从发射器射出,直奔远方的接收站。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盯着数据屏幕。  “功率稳定,传输效率正在上升......48%......55%......62%!”宋辰宇激动地喊道,“接收站能量正常,系统运行良好!”  郑开明松了口气,张工脸上也浮现一丝笑意:“没白折腾,总算搞出点成绩了。”  李凡站在一旁,目光落在屏幕上,嘴角微微扬起:“62%不错,但不够。”  “开明,把接收站的设计再优化一下,目标是突破80%传输效率,咱们得让这东西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