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都市言情>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第197章 轨道太阳能发电站?(4k)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7章 轨道太阳能发电站?(4k)(2 / 3)

笑了笑:“郑总这方案,听着确实挺野。但我有个问题——这个轨道太阳能发电站,不光能给卫星供能吧?”  郑开明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当然!这个技术一旦成熟,未来可以给空间站、月球基地,甚至地球上的城市供能。”  “能源行业,直接革命级别的影响。”  “好。”李凡点了点头,“听起来有潜力。那我再问一句,这方案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郑开明顿时精神一振,滔滔不绝地说道:“李总,核心价值就是能量来源稳定,效率比地面太阳能板高十倍,随时可用。”  “而且,无线传输技术,可以绕过地面基础设施的限制,彻底改变能源分配方式。”  “不错。”李凡话锋一转,“那缺点呢?”  郑开明犹豫了一下,坦诚回答:“成本高,技术难,风险大。这是绕不开的坑。”  李凡看着郑开明,嘴角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听起来,像是个挑战也像是个机会。你们先别急着吵,让我好好想想。”  这时,一直沉默的方东河突然开口:“李总,我觉得这个项目可以干,但前提是得有一个明确的试验计划。”  “不能盲目烧钱,也不能想着一口气吃成胖子。”  郑开明立刻接口:“没问题,试验方案我这边,已经有初步构想了。”  “先建一套小型采集装置,用来验证技术可行性。资金需求和技术风险都能控制。”  杨庆华闻言松了口气:“小型试验可以考虑,但一旦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预算必须透明化,否则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李凡敲了敲桌子:“行,既然大家都没反对,那这事就这么定了。”  “郑总,你们能源团队,先拿出具体的试验方案来,我要看到详细的成本、技术和时间评估。”  “方总,你协调其他部门,确保必要的技术支持。”  郑开明点头如捣蒜:“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  会议散了,李凡留在座位上,目光深邃。  他心里清楚,这个轨道太阳能发电站计划,可能会成为星联改变能源行业的一步大棋。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走出会议室时,郑开明忍不住对同事低声嘀咕:“李总刚才那表情,绝对是心动了。这项目干成了,咱们能源部门,可就再次起飞了!”  旁边的同事却嘿嘿一笑:“先别得意,星联的事,向来是机会和挑战并存。咱们,拭目以待吧。”  他们不知道的是,李凡的脑海中,已经开始描绘出一个,足以颠覆整个能源行业的蓝图。  几天后,星联总部的小型会议室内,气氛比上次的大型会议更紧张,但却多了一丝沉着的味道。  这场闭门讨论,只留了星联能源的核心团队,以及少数相关高层。  李凡坐在桌子正中,一边翻看资料,一边听着郑开明侃侃而谈。  “李总,咱们的sbsp(太空太阳能采集)计划,概念是没问题的。”郑开明指着投影上的示意图。  “高轨道太阳能采集,利用微波或者激光传输到地面接收站,理论上能大大提高能源供应效率。”  他说着停顿了一下,扫了一眼与会的其他人,语气稍稍放缓:“不过,这技术的前期投入,真的很高。”  “高到什么程度?”  李凡抬起头,目光平静,语气却带着一点促狭的意味:“郑总,你这么绕着说,是不是怕吓到我?”  郑开明苦笑:“李总,我这可真不是吓唬您......粗略估算,至少得几十亿美元,而且这还只是目前估算的前期投入。”  “尤其是发射设备,和建设轨道太阳能发电站的成本,一次性支出就能让咱们

财务部头疼老久了。”坐在旁边的杨庆华果然皱起了眉头:“几十亿美元?!”  技术团队的工程师宋辰宇,忍不住插嘴:“郑总,咱们能不能先别急着谈成本,技术难点解决了没有?”  “无线能量传输可是个雷区,散失率高不说,精度还难以控制,要是一不小心,微波偏了,万一烧了个农田,甚至人家房子,闹出人命可怎么办?”  郑开明刚要回应,杨庆华冷冷开口:“技术团队这次得务实点,这可不是平时的小项目,容错率几乎为零。”  “一旦失败,咱们星联在能源领域的名声也就废了。”  这话一出,宋辰宇不高兴了:“话说得倒轻巧,技术研发本来就要试错,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难不成就因为怕失败,咱们什么都不干?”  杨庆华正准备反驳,李凡轻轻咳了一声,抬手打断:“别急。技术和财务的问题确实需要权衡,但解决方案才是关键。”  “开明,你的计划,有没有更灵活的推进方式?”  郑开明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李凡会提出这么具体的问题:“您是说......模块化推进?”  李凡点头:“没错。你刚才提到的,是全套‘轨道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投入大,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分步来?”  “先做个小规模实验模型,验证技术和传输能力,再根据效果调整规划。”  “之前我们都说了,先建一套小型采集装置,用来验证技术可行性,那么在现在,自然也是要继续落实从‘小’开始了。”  宋辰宇眼睛一亮:“李总,这主意好!模块化推进不仅能降低成本压力,还能让我们随时调整方向,避免一次性风险。”  杨庆华虽然脸上还有点担忧,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方法确实可行,比直接砸几十亿稳妥多了。”  讨论到这里,气氛终于缓和了一些。  李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