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都市言情>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第195章 星联中继卫星网优化(4.4k)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5章 星联中继卫星网优化(4.4k)(2 / 3)

像一辆法拉利被迫跑在乡村土路上,能快到哪儿去?”  两边人马直接开怼,会议室里瞬间热闹起来。  国航科技的人,直接放出几组硬件性能测试数据,领通科技不甘示弱,当场调出一套全新的通信协议模拟,试图证明自己的优势。  方东河站在台前,看着两方的唇枪舌剑,嘴角微微一抽。  他轻轻敲了敲桌子,用不高不低的声音插话:“两位,咱别光说法拉利跑不快的问题了,关键是怎么让它既能在高速上狂飙,也能在乡村路上稳住。”  会议室安静了一秒,所有目光都转向他。  “我的意思是,我们不需要讨论硬件好,还是软件优先的问题。”方东河扫视全场,语气变得更严肃了一些。  “星联的需求,是全球化通信,不是某一方面的极限性能。如果硬件和软件不能融合,争得再厉害,数据传不出去,最后输的还是我们。”  黄志鹏皱眉问:“那你的意思是?”  “我提个折中方案。”方东河迅速调整了投影屏幕上的内容。  “首先,硬件这边,我们需要优化卫星天线的设计,增加灵活性,特别是在高动态环境下的信号捕捉能力。”  国航科技的人点了点头:“这个可以做。”  “其次,软件这边,需要调整协议,让它更适合分布式中继的应用场景。”他接着说道。  “数据分片、动态路由这些技术,你们比我更懂,但重点是要让协议适应硬件的变化。”  黄志鹏沉思了一会儿,微微点头:“听起来有道理,但这需要我们重新设计调度逻辑,周期会比优化硬件更长。”  “所以,我们把硬件和软件分成两个阶段同步进行。”方东河指着一张时间线。  “硬件团队先改天线和中继模块,软件团队在此基础上并行优化协议,确保不拖进度。”  两家团队的技术负责人交换了个眼神,彼此点了点头,算是达成了初步共识。  会议结束后,黄志鹏走过来,语气里带着几分佩服:“还是方总你厉害啊,这么短时间里,就把我们两家斗鸡拎到一个笼子里,够狠。”  方东河笑了笑:“我哪敢狠,只是大家斗得再狠,项目还是得落地,不然回去我也没法跟李总交代。”  国航科技的技术总监也走了过来,语气少了些强势,多了些真诚:“方总,你们星联搞事情确实厉害,这次合作,希望我们能一起干出点不一样的东西。”  “合作愉快。”方东河伸出手,握住了对方的手,“咱们的目标,是让卫星飞得更高,信号跑得更快。”  夜晚,方东河回到星联办公室,坐在桌前开始整理今天的会议记录。  他抬头看了一眼窗外,那些在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像极了中继卫星发出的微弱光芒。  “这只是个开始。”他低声自语,“星联的卫星网络,必须做到全球最强。”  次日,星联总部,李凡办公室。  方东河站在李凡办公桌前,手里抱着一叠厚厚的文件,嘴角抿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得意。  李凡正低头浏览手机上的新闻,听到方东河的脚步声后抬头笑道:“怎么,熬夜搞出来的东西,今天来秀了?”  “秀可谈不上,主要是解决问题。”方东河把文件往桌上一放,语气平静中带着几分自信,“但我觉得,你会喜欢。”  李凡挑了挑眉,随手翻开文件,几张高清图表和技术概览映入眼帘。  他扫了一眼文件的标题——星联中继卫星网络优化初步方案。  “讲讲看。”李凡将文件放回桌上,靠在椅背上,做了个“请开始你的表演”的手势。  “咱们现有的卫星网络,硬件和软件都有瓶颈。”方

东河打开自己的笔记本,投影出几张动态图表。“这是救援欧盟空间站时的延迟和信号波动数据。问题出在中继链路的效率偏低,主要是天线捕捉和协议调度两方面。”  李凡盯着投影,点点头:“你说得对,问题是明显的。但你打算怎么改?”  “我分了三步。”方东河点击翻页,语速不紧不慢。  “第一,优化天线设计,提升信号捕捉能力。我们和国航科技合作,已经敲定了一套灵活天线方案,可以根据目标区域动态调整角度和频段。”  “听起来不错。”李凡略微点头,目光却依然锐利,“然后呢?”  “第二,引入分布式中继技术。”方东河切到下一页,指着图表上的模拟结果。  “以往的中继节点过于集中,一旦某个节点负载过高,就会拖垮整个链路。我们打算通过分布式技术,把数据压力分摊到多个节点,既稳又快。”  “有点意思。”李凡语气轻松了一些,“最后呢?”  “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方东河放出了一张新通信协议的架构图。  “我们正在和领通科技合作开发一种动态路由协议,能根据实际网络环境,实时调整数据传输路径,减少延迟,提高传输效率。”  李凡看完这三点,轻轻敲了敲桌子:“不错,这个方案听起来很全面。但我有两个问题。”  方东河下意识站直了一点:“你说。”  “第一,硬件和软件同步推进的风险如何控制?两边团队步调能统一吗?”李凡的目光透着一丝审视。  方东河早有准备:“我们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时间线。硬件团队优先完成天线和中继模块,软件团队随后适配协议。两边都有阶段性成果交付,确保不脱节。”  “很好。”李凡点点头,继续问,“第二,你有没有研究过国际上的同行技术?他们的分布式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