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都市言情>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第131章 芯片同盟(14.2k)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1章 芯片同盟(14.2k)(1 / 8)

风起云涌星联路,半导体梦破苍穹。  封测共融成一体,晶圆再铸天下雄。  合作互惠千里志,行业联盟结同心。  掌中科技翻天浪,未来江山由我赢。  -----------------  回顾往昔,零八年深市的天气,像极了那会半导体行业中的几场巨变——风起云涌之中,赢家和输家不断交替,但始终赢家稀少。  李凡站在星联集团总部那巨大的落地窗前,目光越过高楼,看向远方。  “这是个有意思的时代。”李凡低声自语,目光深邃得像是能穿透时间,看到未来几十年的风景。  “李总,会议准备好了。”技术秘书云瑞昂推门而入,打断了他的沉思。  “好。”李凡点点头,整理了下领口,转身走进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星联的几位高管已经落座。  大屏幕上显示着一行标题——《芯片生态与星联的未来》。  “大家好。”李凡的开场白没有废话,直接切入正题。  “今天这场会议,我们只讨论一件事——如何通过生态建设,让我们不仅能站稳脚跟,还能成为全球芯片产业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扫了一眼众人,继续说道:“先看看我们的现状吧。”  投影一闪,屏幕上跳出了一张图表,显示星联半导体当前的全球市场份额和技术排名。  李凡拿起激光笔,指向屏幕上一处显眼的红圈。  “星联半导体,在今年的全球市场份额当中不到5%。虽然我们在某些细分领域有突破,比如低功耗芯片和专用集成电路,但整体竞争力依然不足。”  “尤其是制造端,我们连自己30%的需求都覆盖不了,剩下的靠外包。”  杨庆华,星联的老财务长,推了推眼镜:“李总,这个数据其实比去年已经好了很多,产能翻了近一倍。”  李凡笑了笑,语气带着点调侃:“庆华,这事儿可不能用‘比去年好’来安慰自己。去年是从地上往墙上爬,今年是刚扒上窗台,咱得瞄准天花板。”  众人一阵轻笑,气氛稍稍缓和。  “那么问题来了,”李凡语气一转,“我们目前的制造水平,能跟台积电、三星这些巨头拼吗?答案是显然不能。但问题不在这里。”  他停顿了一下,拿起桌上的一杯水喝了一口,继续说道:“问题在于,我们自己拼不过,还得看别人脸色。”  “尤其是封装和测试环节——这是芯片最后的工序,也是最容易被卡脖子的地方。稍有风吹草动,整个供应链都可能被掐住。”  曲云山,星联的总经理,眉头微微皱起:“李总,您的意思是,我们现在的局限不仅是制造端,还有整个产业链条?”  “没错。”李凡放下水杯,点了点头,“芯片行业,说到底,是整个生态的竞争。而不是某个点的突破就能解决的。”  屏幕再次切换,这次是一张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分布图。  李凡指着上面几个关键环节:“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这几个核心环节,我们占比如何?设计端,我们在特定领域有话语权。制造端,只能自供30%。封测端,更是乏善可陈。”  乔鸣夏(星联集团chro),忍不住插话:“李总,封测的问题我们一直想解决,但设备采购成本太高了,国内这方面起步晚,技术成熟度还差一截。”  “确实,国内的技术起步晚,但总要有人补这个短板。”李凡看向乔鸣夏,眼神坚定。  “否则,咱们这些年积累下的所有技术优势,全都会变成给别人做嫁衣。”  他顿了顿,语气稍稍缓和:“不过,我并不是说要把所有问题一股脑都揽过来。”  “我的设想是——30%的任务,由我们自己的工厂完成,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剩下的70%,我们可以通过利益绑定的方式,交给国内的晶圆厂和封测厂来做。”  方东河(星联集团cto),挑了挑眉:“技术共享?李总,这是不是有点冒险?如果把技术交给别人,万一被抄袭或者绕开专利保护怎么办?”  李凡哈哈一笑,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东河,正因为有这种风险,我们才更需要绑定利益。”  “没有人会去抄袭或者绕开一个既能赚钱、又能持续发展的合作关系。这就是利益联盟的意义。”  他环视众人,继续说道:“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整个产业链做到极致,但可以用‘生态协同’的方式,补齐短板。”  “你们想想,一个国内芯片制造生态,如果能让大家都赚到钱,哪还有人愿意跳出去站到对立面去?”  会议室里短

暂的安静后,江子胜(星联集团法务vp),敲了敲桌子发话:“李总,理论上这确实可行。”  “不过涉及到技术共享和利益分配,协议要足够严谨,尤其是约束性条款和竞争规避机制,必须提前做好。”  “当然。”李凡点头,“江总,这方面就得靠你来把关了。”  “没问题。”江子胜一边点头一边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  杨庆华又开口了:“李总,那资金方面呢?这个计划一旦启动,投资规模可能是天文数字。咱们账上的现金流虽然健康,但也经不起大规模消耗啊。”  “资金的问题,我会让星联资本全力支持。另外,这种大项目,地方和国家层面肯定也会感兴趣。咱们只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自然会有人愿意出资。”李凡轻描淡写地说道。  曲云山接过话头:“既然方向明确了,那我们是不是得先确定几个优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