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里位于海城浦黄区的老街里。
坊间都是老建筑。
门头则是一块由红色瓷砖漆成的圆拱形大门。
一车宽。
由于姜姑娘姑侄俩来的时候是下午四点。
临近幼儿园的放学时间。
所以周遭多了很多来来往往,带着小孩子的行人。
这也导致这片区域出现了拥堵的情况。
“还好把车停在停车场了。”
“不然咱们估计得在车上吃晚饭了。”
听着侄女的调侃。
姜水姚嘴角弯了弯。
“其实三和里还有其他的路。”
“但我不太熟悉。”
“等下次摸索一下,再走其他的路看看。”
说着。
她们两人就顺着人流,走了进去。
入眼就是一座座四五层的那种老建筑。
上个世纪80年代的那种。
有不少房子的外墙体都已经脱落了。
如此贴近地气的环境。
看得姜姑娘的眉头一皱。
忍不住的问了一句。
“小姑。”
“咱们那房子不会也是这种样子吧…”
闻言。
姜水姚摇了摇头。
“不是这个样子的。”
“你见了就知道了。”
这样啊。
不是就行。
毕竟这些房子虽然都挺值钱。
但这种结构的房子还真没办法改造。
除非她把一栋都拆了重建。
可这么做又太麻烦。
完全没这个必要。
而后。
姜姑娘就跟着小姑走了大概三四百米的路程。
绕过了一个拐角。
终究在街区的里面。
看到了老爹的那套婚房。
怎么说呢。
就是一栋红砖小楼,还带着一个院子。
和姜姑娘想象中的那种大洋楼还真不一样。
其他不说。
光是这外形。
相比而言就逊色很多。
红砖外露,电线低挂。
共三个楼层。
只有一块玻璃。
一阵风吹过,甚至还发出了‘哐当’的声音。
唯一让姜姑娘感觉到安慰的。
就是这院子。
虽大多都是碎石子铺的地。
但就这面积。
估计建个篮球场都不费事。
“进去看看吗?”姜水姚问了一下。
“行。”
接着。
姑侄俩就拿着钥匙,轻轻的推开了这有些破败的大门。
然而。
神奇的是。
相较于外面的简陋。
里面倒是非常的干净。
连灰尘都不多。
姜姑娘一想,便知道里面有自己这个小姑的功劳。
点了点头。
然后。
她们就这样从地下到楼上都转了一圈。
最后。
二人站在楼顶的阳台上。
看着周围的景色。
姜姑娘感叹一句。
“风景倒是不错。”
“居然能远眺到江。”
“看来咱们这也能算江景房了啊。”
听着调侃。
姜水姚也没回应,只是低着头,看着来时的街角。
“宁宁。”
“你这个房子打算怎么处理?”
…
“装修一下。”
“有空可以当成一个落脚点。”
…
“可你不是已经有了么…”
“再装这个房子,会不会有点浪费?”
听着小姑的询问,姜姑娘想了下便明白她说的是什么。
“经手顶部娱乐买的那套别墅是吧?”
说着。
她摇了摇头。
“人家买的。”
“装潢什么的都只能算好看。”
“不太符合我的心意。”
“而且。”
“最关键的是我后来和顶部娱乐有过冲突。”
“谁知道他们公司会不会哪天在别墅里搞点什么事情。”
…
“那。”
“你准备怎么装呢?”
“要不要我帮你找装修公司?”
怎么装?
姜姑娘摸了摸下巴,扫视了一眼周围环境。
………
“海城的别墅?”
李明玉原本还在廖廖的办公室里看着杂志。
一看手机响了。
看了眼联系人。
拿起来就通后,就听着电话那头说了一通。
然后。
她就哑然失笑道
“小姜宁。”
“你也太看的起你明玉姐的公司了吧。”
“跨市的我都没做过,你现在直接让我跨省?”
听到这话。
电话那头的姜某人直接撒了个娇。
“哎呀。”
“明玉姐。”
“那是我过世老爹的房子。”
“现在过户给了我。”
“我就想着能不能好好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