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匈牙利作家。等一下啊,我给你看。”
消失在镜头里的芭芭拉帕文重新出现时,手中多了一台kindle。
“这个kindle是我姐姐送我的,昨天刚看完了一本尤奈斯博的书,里面还有14本……哈哈,基本上全都是莱斯利l劳伦斯的。他是我们国家很有名的一个小说家,写谋杀、悬疑、犯罪、侦探……我喜欢这种需要动脑子去思考解密的故事。劳伦斯特别厉害,剧情一环扣一环,故事要发展到第五个阶段,你才能真正搞懂第一阶段的真相。”
“唔!对,你还可以在他的书里学到很多东方文化。每个故事,基本上都跟东方神话有关系,有印度的、中国的、日本的、蒙古的、泰国的,甚至还有……高棉的。劳伦斯本身就是一个东方学家,所以他写出来的东西都挺真实的。”
“东方学家……”韩易细细品味着这个,在如今的美国会被认为是种族歧视的词汇。不得不说,跟芭芭拉帕文的交流,让他无时无刻不在加深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哪怕是留学生,有些时候也很难跳出“国内”和“国外”的对比局限,从而忘记了这颗蔚蓝星球上,除了西欧和北美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妙趣横生的国家和文化等待发掘。
像匈牙利这个处于亚欧文化交汇地带的复合型文明,那与传统概念里的“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学环境、思想氛围和社会生态,能够在这个国家最具知名度的代言人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这应该就是韩易为什么会对与芭芭拉聊天这件事乐此不疲的原因。
褪去超模光环,她和她所代表的文化,都是值得深入探究的有趣主题。
“听上去很有趣,但希望不要全是匈牙利语写的。”
“有两本是英文版的。”
“那就挺好的。”韩易点头应道,“两个人一起看犯罪类的小说,猜谁是凶手,是算书呆子,还是算懂情趣?”
“都算。”芭芭拉眨眨眼,“你不说的话,我还真没想到两个人之间竟然能有这样一起消磨时间的方式。同看一本书……不知道你能不能跟得上我的速度。”
“我可是个速读艺术家,至少在阅读速度这方面,现实生活里我还没找到能当我对手的人。”
“那你现在可能找到了。”芭芭拉帕文指着自己的鼻子,十分骄傲,“我一天能读完一本书。”
“我也是。”
“英语吗?”
“中文。你呢?”
“匈牙利语。”
“我已经能想象出我们两个脑袋凑在一起,读英文小说的情景了。”韩易打趣道,“手边应该要常备一个googletranslate,看到不懂的词一个念、一个查。”
“那估计等到吃午饭的时候,第一章都还没看完。”
虽然与她的公众形象相去甚远,但芭芭拉帕文确实是个书虫,高强度的拍摄和工作日程,让她休息日根本不想出门,不是窝在被子里用ipad看《老友记,就是捧着kindle读书,而这两个爱好,恰巧都和韩易极为契合。
女性比男性更擅长幻想,韩易只能描绘出一个大致的情景,但芭芭拉则能将这个情景细化到具体的姿态、动作与表情。
在芭芭拉设定的剧本里,她是一套复古的黑白条纹泳衣,韩易应该就穿着一条纯色的泳裤。两人依偎在一张躺椅上,她靠在他的肩头。他捧书,她翻页,看到惊险处,两人同时屏息凝神,遇到有趣的桥段,他们则会相视一笑,然后……
“ok,第一个活动,看书。我想你已经逐渐开始找到拥有一艘游艇的乐趣了。”芭芭拉帕文强行将自己的思维火车拉回到现实世界里,清了清嗓子,说道,“在南欧永远晴朗开阔的天空下,在湛蓝海面的中央,无人打扰地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能有这样逃离尘世的奢侈,本身就是一种馈赠。”
“我同意,开始有点感觉了。”韩易笑意吟吟地看
着屏幕那端的她,“那么,亲爱的芭芭拉,小说的第一章看完了,中午我们应该吃什么呢?”
“我可以随便选吗?”
“当然,一个绅士必须……安托万,我们货舱里还剩什么?!”韩易伸长脖子,向后望去,假装在跟安托万嘉舍讲话。过了几秒,他转过头来,从大拇指到小指,逐一伸出,逐个清点,“鱼、海草、缠满海草的鱼、跟鱼分不开的海草。选吧。”
“芝士汉堡。”
“刚才的菜单你是一点都没听进去吗?”
“听进去了……但我还是要芝士汉堡。”芭芭拉吧唧着嘴,将润唇膏涂抹混匀,“因为我今天中午真的要去吃。shakeshack,在欧洲就想了好久了。”
“明白了,下次如果真的有机会邀请你上游艇,我会记得准备好芝士汉堡的。”
“还有你的中式古拉什。”
“我的中式古拉什,没错,加了正确香料的完整版。”
“那就是一顿完美的午餐了。”芭芭拉学意大利人的样子,五指聚拢放在唇前做了个飞吻,“永远记住,想要让一个模特吃得满意,带她吃最普通的街头美食就行。”
“好像每次见面,我都是这么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