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冯素莲起身,轻轻打开门,蹑手蹑脚出去。
“老冯?怎么还是你?”
见到生火的是老冯,冯素莲惊讶,不是说排班吗?
“不放心,还没发芽,还是自己弄,心里踏实!”老冯手没歇着。
他也要认真学习怎么暖棚种菜,小冯他们要不了多久会离开。
冯素莲没再多说,去另外的孔洞生火。
“咚咚咚!”排班的小战士跑来,‘对不起,睡过了!’
老冯看这小战士,严肃道:“下不为例!”
冯素莲看看,没说话。
没有闹钟、没有手表,半夜里准点儿出来干活儿,很为难人。
若没有前世几十年形成的生物钟,自己也不能准点儿爬起来。
老冯呢,他又是怎么起来的?难不成一直没睡?
“是!”小战士惭愧,想要加入干活。
“不用了,柴火都添了!”见小战士要去动挡风门,老冯道。
拍拍手上尘土,“走吧,回去睡觉!”
凌晨五点,炊事班的人才开工,今天省去做馒头的时间,大家多睡一小时。
粥熬的差不多,才开始蒸热包子。
六点半不到,酸酸辣辣的包子香气随风飘散,把睡梦中的战士们全给馋醒了。
五分钟全都洗漱干净,拿着碗筷到厨房外排队,也不嫌冷。
“老冯,还不干饭?”战士们跺着脚催促。
“马上、马上!”老冯搅了搅白粥,“进厨房打饭。”
倒进桶里提出去,费时费力还冷的快,后面战士打的全是冷粥。
“还是老冯贴心!”战士们乐呵呵进屋打饭。
一碗滚烫的粥,两个热腾腾、香喷喷的包子。
端着一路小跑回地窝子,慢慢细品。
“哎呀,这么早开饭?”有战士看着打饭回来的人,忙加快脚步。
那油汪汪的包子,香气飘过,肚子更饿,叽里咕噜乱叫。
“这帮小鬼!起这么早!”陈师长推开门出来洗漱。
却见战士们都端着粥、拿着包子欢天喜地的跑回来。
难怪那包子的香味老往鼻孔钻,左邻右舍都吃上了。
“呵呵,师长!快!一会儿没了!”有小战士小笑呵呵道。
回到地窝子,坐地铺上美滋滋喝一口热粥,咬上一口包子。
一嘴就见到馅儿,酸辣混合着土豆的粉甜,油水浸润了包子皮,手上都是油的。
真香!
“滋溜!吧唧吧唧!”没人说话,全是喝粥、吃包子的声音。
“嗝儿!”吃完,美美打个饱嗝。
美好的一天开始!洗干净碗筷,扛着工具上工地。
“老子还没吹哨呢,这帮小鬼就上工了!”陈师长大口大口嚼着包子笑骂。
今天比往日提前半小时上工,就没见战士们这么热情高涨过。
各组成员聚拢,先去扒拉雪底下的枯草、枯叶,然后撒在冻土上。
烧的烧,挖的挖,回味着刚才吃的包子。
“张同志,修吧德勒(早上好)!”谢春红凑到张志成跟前,大声道。
“修吧德勒,小谢同志!”张志成眼中闪过欣赏。
这小同志很好学,学习劲头跟小冯有一拼。
“张同志,以后咱们不如就用干活的时间学藏语,边干活干学习,一举两得多好!”谢春红提议。
“对,张同志!这样干活不累,时间不知不觉过去!”有战士附和。
这种学习寓教于乐,气氛活跃,学起来轻松愉快。
正儿八经地学,反而枯燥乏味,半天学不会。
“就是,张同志,这个提议好!我就在旁边听,也能学会不少!”又有战士附和。
工地上说说笑笑,不只学藏语,也会讨论头一晚学的知识。
“张同志,修完机场你会上哪儿?”谢春红擦了擦汗,顺便瞄一眼张志成。
“不知道,可能回原单位,也可能去支援修桥的部队。”张志成直起身,看看前面的几个山头。
选择这里建机场,是因为这一带离邦大镇近,平掉几个小山头,堆高夯实,便是机场。
长四千米、宽一百五十米,还要建一个简易候机厅。
时间紧、任务重,大冬天都得施工。
正常情况下,炸掉山头,推平、堆高、夯实,这种简易机场要不了多久。
这是五十年代,只有镐锹、锄头等简易工具。
又是高原,冰天雪地四五个月,真正能施工的不足八个月。
但部队不可能养着那么多人几个月,所以冬季再冷,一样干活儿。
“你们呢?回军部?”张志成随口问道。
“嗯!”谢春红深深看一眼张志成,默默打量他的身形。
张志成被看得莫名其妙,看看自己身上,以为有哪儿不妥帖,没有啊。
再抬头,谢春红已在干活,张志成不好问,只是一头雾水,觉得谢春红眼神怪怪的。
“嘘!”下工哨声响起。
“哎哟,收工啦,没干多会儿啊?”战士们觉着这两天的时间混得特别快。
“唉,大家猜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