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听得心中一动。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心态,
大多数人都有。
别人的东西肯定是好的。
这种心态,在王夫人这种贪婪的人的心中,尤为热切。
贾宝玉只比贾琮小一岁,今年可十四了,来年就是十五。可惜的是,贾宝玉没有这个福气,遇上个爹,典型的甩手掌柜,根本就不管事儿,遇上个祖母,明面儿上对贾宝玉是各种疼爱,实际上却是个只顾自己的脸面不管孙儿死活的,到现在,大房的三个哥儿,娶的媳妇,不是有钱,就是家里有人,而且王熙凤和林黛玉两个可是一个赛一个的聪明。可她的宝玉呢?竟然只能将就史湘云这个没脑子、没陪嫁、克父克母的货。
一想到贾宝玉的婚事,王夫人心中就有气。
一个不识大体的、只知道勾着贾宝玉玩、至今都没有长大的黄毛丫头,如何配得上她的宝玉?
可惜,偏偏那个丫头是老太太的娘家侄孙女儿!偏偏那个丫头不好了会影响到世人对老太太的评价!
想到这个,王夫人就觉得呕,可是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谁让她是个白身呢?
白身的王夫人跟薛姨妈一样,都无法进入京师的贵妇圈子,更别说给自己的儿子相看一个出身不凡、品貌皆优又嫁妆丰厚、家里还能提携贾宝玉的高门贵女了。
外头的事儿,王夫人是不知道,可王夫人却看到贾琏步步高升,看到贾琦简在帝心。
王夫人可不认为,当初在自己跟前跟奴才、管家没有什么两样的贾琏会有这么清楚的脑子,也不认为当年才五六岁的贾琦就能完全明白林如海的份量,唯一的可能就是贾赦!
也只有贾赦这个曾经接受了正经的继承人教育、从小就以未来荣国府之主的身份长大的人才会有此眼光。
换而言之,贾赦的眼光一定是好的,他的选择也绝对不会错。
王夫人表面上虽然觉得贾赦贪花好色、不务正业,可在内心深处,王夫人依旧承认,贾赦比贾政强太多了。
既然这个小张氏是贾赦选的,那她就肯定差不了。
王夫人是这么想的。
宝玉既然跟琮儿就相差一岁,那么,这位张家姑娘,那个琮儿配得,自己的宝玉也配得。只要史湘云“不小心”落了水。
反正这个丫头生性跳脱,院子里又多是水,落水什么的,完全是有可能的。
只能怪这孩子性子古怪,偏往偏僻地方钻,这才有这番祸事。
王夫人举着帕子,垂下眼睑,默默地盘算着。
就在这个时候,只见林之孝家的急匆匆的进来,在噗通一声,跪在了屋子的正中央。
“老太太,大喜,大喜!”
贾母错愕地挺直了脊背:
“好好的,何喜之有?”
王夫人早就抢着道:“可是娘娘传来好消息了?”
此时此刻,王夫人都忘记了,林之孝一家子本来就是荣国府里的奴才,也是贾赦家的人,根本就跟他们家不相干!
林之孝家的磕了个头,道:“回老太太,我们老爷封了荣昌侯,还有我们四爷琦哥儿,也是清水县伯了。万岁还赏下了官邸。如今天使已经在前面等候了,还请老太太、太太前去领旨。”
贾母这才反应过来。
她迟疑着道:“可知道是为了什么事儿?”
林之孝家的连忙道:“说是我们家四爷立了许多功劳,天使如今正在堂上等候呢。”
贾母听说,这才急急忙忙地换了大妆,领着王夫人薛姨妈李纨贾宝玉史湘云薛宝钗迎春探春几个往贾赦这边来,至于邢夫人和王熙凤林黛玉贾琬贾萱贾菡惜春几个,则先一步回去换衣裳了。
虽然王夫人李纨等人也来了,可她们也只有跟着林黛玉贾琬贾萱贾菡惜春几个一起,躲在屏风后面偷听的份儿,真正能够跪在香案前接旨的,也只有贾母、邢夫人和王熙凤而已。
这是经过内阁的明文诏书,语言极其简练,话也说得很明白,说贾琦救了黄河中下游五百余万百姓,让这些百姓安家乐业;说贾琦反应及时,让京师免于外侮;说贾琦辅助水师从海外找到了大量的粮食和铜矿,以上诸多功劳,都功在社稷、利在千秋,所以加封贾琦为清水县伯,食三百户。另外,贾赦教子有方,晋封荣昌侯。特赐侯爵府、伯爵府各一座。
天使宣读完诏令,贾母还觉得自己在做梦,反而是邢夫人,还记得追问丈夫儿子现在如何,待听说贾赦贾琏贾琦这会儿还在宫里领宴,邢夫人也松了一口气。
林之孝也没有忘记给来人奉上一个薄薄的荷包,里面是一张五百两的银票,也是给天使的茶钱。
等那天使走了,才听史湘云满是嫉妒地道:“从今以后,林家怕是有三顶凤冠了吧?”
薛宝钗连忙道:“林妹妹原本就是县主,县主跟公主郡主一样,都是内命妇,自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