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女生耽美>兰台不见月> 风起(7)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风起(7)(1 / 2)

第46章风起(7)

建昭十九年,七月初七。

立秋已过,镇霖城内却依旧炎热,天不见转凉。玄武大道上,竹架交错,红绸漫天。

今日七夕,霖都没有宵禁,万民同乐。

时日不过晌午,便有摊贩早早将花灯挂了出来,只为在同行里争个先。御史台内,此刻却半点节日的氛围都没有。大半个月过去,这锦州案总算是开堂会审了。夏孰站在日头底下,听着堂内折子摔地如炮仗乍响,心下默默叹息。只愿此案过后,镇霖城能太平些。

御史台少些案子,他们也能轻松些,不用日日在衙门里待到入夜。当然,没有案子最好。

夏孰的想法正与刑部尚书叶献衣不谋而合。叶献衣此刻正恨不得马上叫御史台灰飞烟灭。堂内,官吏手忙脚乱地从地面捡起折子,转而又步履匆忙地退到一边。太子正坐,钟庭月坐在他身侧,其余一众官员皆落座于两侧案后。官员中,只有一红袍人立在案旁。

叶献衣显然愈怒未消,死死瞪着晋昭,喝道:“陛下下令,三司会审!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当我和司大人都不存在吗!”晋昭未直面叶献衣的怒火,只垂眸望向面前的红木桌案。一旁,安心看戏的大理寺卿司问心忽然被喊到,坐直了身子,左右看一眼,正欲开口说几句场面话打圆场。

钟庭月出声,打断了他的话。

“晋大人只是提意,至于唐毅、李介等人最终如何处置,还是要我等共同商议,最后给陛下过目的。"钟庭月看向叶献衣,“多些不同的意见也是好事,叶大人何必动怒?”

可叶献衣根本不管钟庭月说了什么,仍旧瞪着晋昭,咬牙切齿道:“你小小年纪,初入官场,怎的就如此残忍嗜杀?你知不知道那小唐大人…”“小唐刺史的美名,下官自然听过。"晋昭站起身,抬眸与叶献衣平视,她神色漠然道,“可那又如何呢?天下人少他一个唐轩,又有何损失?”“你好大的胆子!“叶献衣气极,冲到晋昭跟前,“你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有何颜面去置喙西北功臣?”

西北一道素来土地贫瘠、麦子难种,时常闹饥荒。五年前,朝廷推了新政,将青州土地半数划为茶田,以富国民。当年青州茶改一策推行艰难,青州百姓种了一辈子的小麦,说什么也不愿意改种填不饱肚子的茶树,还是唐轩不辞辛劳,亲自下地,一家家、一户户地游说,最终才让国策推行了下去。

这些年,青州茶田渐成规模,税收上涨,百姓也越发富起来。朝中人人都赞唐轩的功绩,就连周桓都亲手给他提了“事必躬亲”的匾额送去了青州。

叶献衣本以为,搬出唐轩的功劳,便能堵住晋昭的嘴。可谁料,面前人是个胆大包天的主。

晋昭冷笑一声,看了眼堂中始终沉默的唐毅。“功臣?“晋昭直视叶献衣,道,“我大延建朝两百三十七年,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功臣?”

“只怕百联名册都录不完。”

叶献衣面色铁青。

“那又有多少个像唐大人这样的贪官呢?"晋昭走到唐毅身前,垂眸,嘴角轻扯道,“屈指可数。”

唐毅侧过目光,不敢与晋昭对视。

不过断断一月,那个他以为可以随手碾死的青年人,却变成了挥向他脖颈的刀刃。

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该放晋昭出锦州。早知此人会惹出这么多祸患,就该不顾一切地把他捂死在锦州。“唐大人府上,查出赃银八百万。”

晋昭越过唐毅,去看他身后的天光。

青天白日,朗朗乾坤。

晋昭回过身,看向叶献衣,道:“东南三州,三年也收不上这么多税。”她如今一个六品官的年俸也不过二十两,更遑论百姓一年的口粮?“八百万”,短短三个字,背后只怕是数十万人的血与泪。叶献衣皱眉,回头道:“那又如何?”

他常年在京,主刑狱,见过太多贪官污吏,百万两的银子,在他眼里,也不过只是个数字罢了。

“不如何。“晋昭讥讽道,“小唐大人功勋卓著,可于民生而言,千百个小唐大人也未见得比得过这一位锦州刺史。”

“按你的意思。”叶献衣冷笑道,“三法司断案,是要以利益衡量了?”晋昭沉默不语。

“本官看你就是想公报私仇!"叶献衣喝道,“锦州案再大,也是唐毅一人之过,唐轩远在西北,又有诸功在身,受父牵连,罢官也就罢了,你为何偏索他的性命!你是非得让朝廷见血!让所有人都怕朝廷吗!”“要的就是让他们害怕!”

晋昭扫视一眼堂中,又看向叶献衣,一字一句对他道:“怕了,才不敢再伸手。怕了,才会有所忌惮。”

叶献衣不可置信地盯着晋昭:“陛下以仁德关怀天下你……你怎么敢在这里…口出狂言!”

“陛下的仁,是对万民的仁,而非对贪官污吏的心慈手软。"晋昭看着叶献衣,“一家哭也总好过一州哭,律法不严,往后各地官员便都要争相效仿,到时候家家户户父贪子廉,叶大人莫不是都要网开一面不成!”“你!"叶献衣指着晋昭,怒道,“你这是曲解老夫的意思!”“今日若放了唐轩一命,来日世人会如何想?如何做?“晋昭冷眼看向唐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