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寻人(3 / 4)

像和江厌,吴石一起分发给医善堂的病人,让他们帮着寻人。

纪平安则和龙神卫说了之后,带着冬春回村子找线索。没想到,两个人刚到村子,宋怀豫已经在原地等着她们了。宋怀豫淡淡道:“就知道你会来。”

纪平安:“总不能坐以待毙吧?反正我坐不住。”三个人来到学堂。

学堂位置特殊,当初为了能辐射更多的村子,特意设置在三村交汇点,这也导致,如今小梨儿失踪,压根儿不知道贼人到底是往那个方向跑的。纪平安和宋怀豫,冬春只能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找。属实是海底捞针。

纪平安和冬春经常发药,村民们都认识她们,所以纪平安不管问谁,大家都很客气,有什么说什么,绝无隐瞒。

问了一上午了,一点线索都没有。

纪平安三人到马车上吃了点东西,去第二个村子。“冯阿婆。“纪平安敲门后问:“你这里是离学堂最近的,昨天大概傍晚时分,学堂放学没多久的时候,你有没有听见什么奇怪的声音,看到什么奇怪的人?”

冯阿婆拄着一根树枝削出来的拐杖,满头银发。冯阿婆仔细回想:“那天我家柱子放学回家,我到外边接他。小王八蛋皮得很,放学也不回家,蹲路牙子上堆雪人,我出来说了他几句。然后听见了敲银尸□。

纪平安:“敲锣声?”

宋怀豫:“是收粮食的,每次过来的时候就会敲锣告诉周边的村民,收粮食了,如果有粮食要卖就早点准备好,到门口守着。”纪平安:“这都冬天了,还收粮食?”

宋怀豫:“粮食是总称,不只是收粮食,蔬菜水果药材都收。”纪平安:“原来如此。”

纪平安继续问冯阿婆,“然后呢?”

冯阿婆:“然后我打了我家柱子几下,把他拽回家了。”纪平安:“这样啊……”

纪平安有些泄气。

问来问去大家的口供都是一样的。

纪平安三人又寻了一会儿,直到傍晚时分,纪平安听见了敲锣声。收粮食的人推着小推车和纪平安对向而过。寒风凛冽,对方只穿了一身单薄的两层旧布衣,连棉花都没有。那人和纪平安擦肩而过的时候,纪平安还闻到了一股酒味。纪平安往那人腰间看去,腰上挂着个瘪了的酒袋,显然这人已经喝了一半了。

再看那人的脸,白里透着一丝诡异的红色。纪平安疑惑皱眉。

总觉得这人怪异得很。

是太穷了吗?

因为贫穷所以没有钱买棉衣?

有钱喝酒,没钱买棉衣?说不通啊。

而且这人看起来也不冷,精神抖擞,完全不避风雪。直到回到宋府,纪平安都还在想,什么样的人会在大冬天穿单衣,喝酒,不觉得冷的同时还能保持很好的精神?

嗑药了?

本来纪平安只是在心里随口一吐槽,却忽然灵光闪现。嗑药?

对!肯定是嗑药了。

不然怎么会这么异常?

第二天,纪平安带着冬春马不蹄听地去村子,继续等收粮食的工人。这次是另一个人,但是都同样的身穿单衣,面色红润,腰间佩酒袋。纪平安问宋怀豫:“豫表哥,来这里收粮食的都是一家店铺的吗?”宋怀豫:“不是。收粮食敲锣,推车是标配,全城店铺都一样。来这三个村子收粮食的,总共有三家店铺。张记米铺,隆兴杂货铺,陆食记。”纪平安:“我们去看看。”

纪平安和宋怀豫先到张记米铺。

掌柜的一看来客人了,笑道:“二位要买什么米?我这儿啊,稻、黍、稷、麦、菽,全都有。”

纪平安问:“有糯米吗?”

掌柜的:“有,怎么没有?上好的糯米。您瞧瞧。”掌柜的打开一个大坛子,里面全是雪白的糯米。纪平安假装看米,打量着老板,室内的温度是比室外要高一些,但也高不了太多。

掌柜的穿的衣服要明显好于普通工人,是上好的锦缎缝制的厚实棉衣。掌柜的挽着袖子,手里拿着舀米的勺子,额前浸出了薄汗。这么冷的天,纪平安穿着厚厚的棉衣,尚且手脚冰凉,但是掌柜的却已经热出了汗。

买了一些糯米,纪平安又去了另外两家店铺,所看的情况都是一样的。从店里出来,纪平安定定地看着宋怀豫:纪平安:“有人嗑药。”宋怀豫:“嗑药?什么药?”

纪平安点头:“五石散。村子里只有村民和这些收粮食的。村民认识小梨儿,民风淳朴,不会抓小梨儿。而且村子里失踪的女孩还有村子自己人。所以小梨儿的失踪和这些嗑药的人一定脱不了干系。五石散由石钟乳、紫石英等制成,服用后,全身发烧,皮肤白皙,精神亢奋,怕热,不畏寒。长期服用会出现轻度的疟疾,手脚生疮流脓。同时,五石散具有成瘾性,价格昂贵,一般老百姓,压根儿负担不起。但是,这三家店铺,从上到下,从掌柜的到普通工人全部在服用。如果没有特殊的金钱来源,买不起这么大量的五石散。要么是他们私下自己在拐卖人口,赚脏钱买五石散享受,要公是有人拿五石散在控制他们。”

宋怀豫:“我现在回开封府调人一举拿下。”纪平安:“不。豫表哥,你说过开封府有内应,时常泄漏消息……不能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